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17
编号:13676808
关节假体置换选择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彭维波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对于一些较为年轻的患者,目前临床中普遍认为选择非骨水泥型假体比骨水泥假体疗效更好。非骨水泥型假体在手术固定时是通过患者骨床和假体直接紧密压配的,因此,通常手术后大概1~3个月左右,患者的骨面就会与假体通过不同的方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稳定性较强。当然临床研究也发现,非骨水泥假体在手术后同样也会发生由假体磨损颗粒引起的远期假体松动以及骨溶解的现象。所以患者在选择非骨水泥型假体时,一定要首选骨长入好的假体,医生在进行非骨水泥安装的过程中,也要谨慎做到紧密压配,从而增强手术后假体的稳定性,并且创造给术后患者骨面和假体紧密结合的有利条件。

    该研究两组患者术后随访的JOA髋关节功能评定比较,发现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看出,假体置换术式的选择与患者的康复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学者研究发现,全髋关节的假体置换手术术后患者关节的活动和功能等的评分明显优于半关节置换术[6]。郭予立等对髋关节让人工置换术的普通缺口与小切口进行了比较,得出结果小切口手术在手术时间、组织损伤及出血量等方面均无明显的优点[7]。术后研究组中突发颅内出血者2例,尿路感染者1例,褥疮1例,并发率为9.30%;对照组中尿路感染者2例,褥疮1例,深静脉血栓者1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