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17
编号:13676968
内镜下治疗Dieulafoy病的疗效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伍小琼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杜氏病(Dieulafoy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该院住院的40例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方法不同分为胃镜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及死亡率。结果 内镜下治疗组20例,成功17例,2例治疗失败后转外科手术治疗成功止血,死亡1例;外科手术治疗组22例,其中2例为内镜治疗失败者,成功21例,死亡1例。内镜下止血治疗成功率低于外科手术组,死亡率高于外科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是 Dieulafoy病的首选,外科手术可作为候选方案。

    [关键词] Dieulafoy病; 电子纤维胃镜;胃镜下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b)-0096-02

    杜氏病是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一种少见病,病灶隐匿,临床上不易识别,急诊胃镜和手术探查也易出现漏诊而发生再出血甚至死亡[1]。为探讨内镜下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Dieulafoy病的疗效差异,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24 h内经急诊内镜检查确诊,共40例,男32例, 女8例,男:女= 4:1,年龄28~76岁, 平均52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突发呕血或和便血,入院时伴失血性休克 3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下治疗组与外科手术治疗组,各20例。内镜治疗组男17例, 女3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43.1±12.8)岁,呕血12例,便血8例;外科手术治疗组男15例, 女5例,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41.8±13.3)岁,呕血11例,便血9例。

    1.2 诊断标准

    Dieulafoy病内镜诊断的标准为符合以下一项:①来源于正常粘膜或微小粘膜缺损的动脉喷射性出血;②在正常粘膜或微小粘膜缺损中可见血管残端,且伴或不伴活动性出血;③在正常粘膜或微小粘膜缺损中附着点状的新鲜血凝块[2]。

    1.3 治疗

    该研究中内镜下治疗组20例,在咽部麻醉下采用1:10 000肾上腺素局部喷洒出血点,然后尽量暴露出血部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