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17
编号:13676772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征分析与治疗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刘月英
第1页

    参见附件。

     早在我国古代,医书上就将三叉神经痛视作头风和面痛的范畴,中医上认为三叉神经痛是风、寒、湿、邪造成的,外邪寒物侵袭面部头部的筋脉,筋脉受损,气血不通,引发疼痛。在临床上表现为胃经之火上逆。由于郁于内,稍有刺激变会触动,因此呈现阵发性的灼热剧痛。治疗的方法一般都是着重针对疏通经脉、祛风散寒、止痛活络这些方面,大多都以邻近的穴位为主,主要是手脚的阴阳经穴。治疗眼睛周围和额头部位的疼痛,应该在阳白穴、攒竹穴、头维穴上取针,下颌疼痛就在承浆穴、颊车穴、夹承穴曲针,上颌疼痛就在迎香穴、四白穴和上关穴取针。目的是为了疏通头部的经气、驱除寒气和邪气,调和气血,经脉活络,从而达到疼痛自然消除的目的。中医通常采用以针灸为主,外加药物辅助治疗。在处方中用黄连和升麻,可以产生泻火、散火的作用[9]。患者胃热侵蚀体内血气,耗伤阴血,所以加入生地可以凉血滋阴,丹皮也有清热的作用,都具有凉血的功能,当归可以活血止痛,而防风、全蝎和地龙也都具备止痛的作用。在该研究中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清胃散加味熬汤,起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淑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