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17
编号:13676839
循证护理在预防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效果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杨淑芬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遵照医嘱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及家属均对所采取的护理知情同意。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如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介绍同病房室友,关注患者的个人卫生、饮食及睡眠情况,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以保证患者的安全等),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现将循证护理内容介绍如下。

    1.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本文中循证护理小组成员由1位副主任医师、1位副主任护师带头成立,组员则由主管护师、护师等10人组成。首先对护理小组成员进行有关循证护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使护理成员掌握一定的循证护理的有效方法,以实现以下目标:①确定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内涵;②明确检索所需的关键词,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证据真实性、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的论证,最终确定结论;③循证护理小组成员每周一上午总结上周循证护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把影响患者治疗、康复最大的问题作为下一步的研究目的;④运用实例,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和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制订下一步的护理计划;⑤对目前临床护理实践方面的问题进行批判性接受和改进,进而评价护理干预的效果,以提出更好的改进方法。

    1.2.2 确定循证问题 通过不良反应症状量表、依从性量表进行调查,收集并分析影响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具体因素及严重程度:①精神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②如何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干预和预防。

    1.2.3 循证证据支持 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库中相关资料的查询,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等,根据提出的问题中关键词进行检索,及相查阅关书籍等的方法,找出与之相关的资料[4]。

    1.2.4 系统评价 按照查阅文献的纳入标准,首先进行随机或半随机的对照研究,排除不科学、不严谨、不可靠及研究内容重复的文献。其次是评价者对研究的方法及文献纳入标准的恰当程度进行了评价,对查询资料进行了提取,分析各研究中护理干预措施的差异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