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17
编号:13676819
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冯涛
第1页

    参见附件。

     正常健康人血清有微量的hs-CRP,当机体发生急性炎症反应、脑梗死等情况出现时,hs-CRP水平会快速升高,当炎症反应、梗死急性期后hs-CRP水平能快速下降。血清hs-CRP浓度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同样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动脉粥样硬化、脑组织缺血坏死等情况下,激活体内的免疫炎性反应系统,血清hs-CRP水平升高[7]。研究表明脑梗死面积与炎症反应和hs-CRP水平成正比,其血清hs-CRP水平越高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越重。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免疫炎性反应强烈,释放大量的神经毒性因子,扩大脑梗死缺血灶范围,加重脑损伤。结合该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水平与正常体检者相比明显增高,随着病情的好转及病程的延长其浓度逐渐下降,恢复正常。因此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hs-CRP水平监测,对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提示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通过该实验结果显示,在脑梗死急性期D-二聚体、hs-CRP均维持在较高水平,随着症状的好转及病程延长,呈明显下降趋势。提示在脑梗死急性期进行必要的D-二聚体、hs-CRP水平的监测能为脑梗死的危险程度判断、预后及复发提供重要的实验室指标。

    [参考文献]

    [1] Kario K,MAT-IIIsuo T. High factor VIIactivity in the elderly is releAT-IIIed to vascular disease through activ AT-IIIion of the coagul AT-IIIion system[J].J Cardiovasc Risk,1994,1(2):165.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

    [3] 杨颉,杨颖,赵春亭,等.脑梗死患者血浆抗凝血酶及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4,44(22):30.

    [4] 王元业,王峰,李林文,等.脑梗死患者血浆t-PA活性、D-二聚体含量变化于临床意义[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3):70-71.

    [5] 汪明庆.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1(29):140-141.

    [6] 叶跃红.抗凝血酶与纤溶酶原活性和D-二聚体研究[J].中华临床新医学,2004,4(5):391-392.

    [7] 杨胜利.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2011,29(3):187~188.

    (收稿日期:2014-03-10)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