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探讨(2)
第1页 |
参见附件。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通过有效的结合治疗癌症患者的生存期获得明显延长,但癌症患者伴随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提高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因素[6]。血栓前状态是指机体的促凝和抗凝机制平衡失调,有血栓形成倾向但尚未形成血栓的病理状态。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特别是晚期肿瘤常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直接影响肿瘤患者预后,而手术对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不可忽视[7]。
为了解手术对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该研究观察了46例肺癌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5 d、10 d和30 d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患者Fib和D-D水平明显高于和肺良性病组,术后5 d和10 dFib和D-dimer水平与手术前相比均明显增高,其中以术后5 d最明显。手术后30 d较和术后5 d、10 d各项指标均明显恢复;肺良性病组Fib和D-dimer水平在手术后5 d和10 d也明显增高,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0 d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水平。
血浆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FIB)是凝血系统中的重要因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