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的不同送管法在儿科患者静脉穿刺中的效果比较(2)
目前,改良后穿刺置管方法在儿童静脉穿刺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该次研究中,实验组穿刺后36例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0%,高于对照组(26例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6]结果类似。这种送管法和传统送管法相比优势较多,传统的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时患儿一般进针0.8~1.5 cm即可看见回血。这种穿刺法对于初学者而言效果理想。其原因主要在于采用这种方法穿刺时主要按以往头皮针穿刺静脉等方法进行操作,它能够在看见针回血后将针芯与外套管一起送入患者血管内,能够有效的减少针在患者血管内推或退等操作,避免外套血管的弯曲或滑脱。但是,这种送管方式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这种留置针针芯主要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这种材料使得其硬度等比外套强,将其一起穿入患者血管相当于12号针头的刺入,容易引起针芯穿破血管壁而造成穿刺失败[7]。
该次研究中使用的送管方法主要在患者针刺见到回血后再进0.2 cm,并且此时医护人员右手对针芯进行固定,利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外套管沿着针芯方向送入血管内,然后再退针,这种方法无论外套是否已经完全进入血管壁内,由于穿刺过程中针芯没有变化,只需要沿着血管方法推进即可,能够保证外套管完全进入患者血管内。再加上这种送套方式在回血后再进0.2cm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将血管穿破的可能,并且这种送套方法破静脉发生率也相对较低。这种送套方法和传统送套方法相比能够保证送套后有一定的支持作用,避免了对患者血管的损伤,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次研究中,实验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此外,这种送套方式又避免了退针芯后送外套管,它能够先将外套送入其中然后再退针芯,从而能够保证所有的外套均在患者血管内。最后,采用这种方法送管时利用右手的小指和无名指等沿着进针相反的方向进行牵拉,能够有效的减少对皮肤存在的阻力,从而能够保证送套力量的稳定,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沿着手指方法送管,能够有效的提高穿刺率,减少患者穿刺过程中的疼痛,从而能够保证置管顺利又安全。传统的送套方法过于重视操作过程中的手术的功效,在传统或改良方法中往往只注重充分发挥操作时所用手指的功效,忽略了其他手术的辅助作用[8]。该研究中,实验组穿刺是27例无痛,无痛率为67.5%,高于对照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穿刺过程中3例剧痛,剧痛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9]结果类似。
, 百拇医药
根据经验:由于患儿刚刚出生,其头皮静脉相对比较纤细,再加上新生儿头皮松紧度、皮下脂肪厚度不同,从而造成头皮静脉深浅度也不同,再加上静脉穿刺容易造成新生儿疼痛而引起不配合等,使得传统的穿刺模式并不能满足患儿治疗的需要,并且需要两名医师进行操作,大大浪费了医院的人力资源[10]。而临床上采用改良后穿刺置管方法效果理想,这种方法穿刺成功率相对较高,比两个人配合操作更有默契,能够保证针芯不需要完全退出,从而保证了套管具有一定的硬度,使得对新生儿送管时更加顺畅,避免了套管太软等原因引起血管的损伤。同时,当新生儿入套管时如果感觉存在明显的阻力,则表明套管尖端顶住了血管壁,应该立即停止送入[11]。此外,这种置管方法主要采取头皮回归后再固定,能够减少患儿不适或者输液不通畅。此外,置管时还应该加强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刚刚出世对于疼痛相对敏感,在置管时家属应该加强新生儿护理,可以给孩子喂养等方式减少新生儿哭闹,避免新生儿置管时乱动等对置管产生影响[12]。
综上所述,采用改良后穿刺置管方法对儿科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吴雪清,林玉华,李萍.三种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置管方法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0,5(9):226-227.
[2] 黄雪霞,吕艳,马丽娅,等.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9):786-788.
[3] 林丽君,蔡玲芳,陈秀芳.心理干预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依从性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65-66.
[4] 朱桂菊,杜惠敏,闫晓云,等.小儿留置针穿刺技术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8):261-262.
[5] 赵彩虹,刘志勇.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新方法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7):47.
, 百拇医药
[6] 柳萍,胡智霞.小儿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方法的效果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22):341.
[7] 余艳芳,杨敏丽.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夏季使用折管的预防措施[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5B):525-527.
[8] 黄梅,刘金枝,王爱荣.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两种送管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1):86.
[9] 姜风荣,包影,初蓝.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14(21):55.
[10] 林芳,吴超华,赵霞玲,等.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1,9(2):76-77.
[11] 郏丽娜,潘玲丽,尚琴芬.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1(4):134-135.
[12] 陈华娜,卢燕君,吴北燕,等.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2,3(4):399-400.
(收稿日期:2014-09-02), http://www.100md.com(张龙华)
该次研究中使用的送管方法主要在患者针刺见到回血后再进0.2 cm,并且此时医护人员右手对针芯进行固定,利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外套管沿着针芯方向送入血管内,然后再退针,这种方法无论外套是否已经完全进入血管壁内,由于穿刺过程中针芯没有变化,只需要沿着血管方法推进即可,能够保证外套管完全进入患者血管内。再加上这种送套方式在回血后再进0.2cm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将血管穿破的可能,并且这种送套方法破静脉发生率也相对较低。这种送套方法和传统送套方法相比能够保证送套后有一定的支持作用,避免了对患者血管的损伤,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次研究中,实验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此外,这种送套方式又避免了退针芯后送外套管,它能够先将外套送入其中然后再退针芯,从而能够保证所有的外套均在患者血管内。最后,采用这种方法送管时利用右手的小指和无名指等沿着进针相反的方向进行牵拉,能够有效的减少对皮肤存在的阻力,从而能够保证送套力量的稳定,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沿着手指方法送管,能够有效的提高穿刺率,减少患者穿刺过程中的疼痛,从而能够保证置管顺利又安全。传统的送套方法过于重视操作过程中的手术的功效,在传统或改良方法中往往只注重充分发挥操作时所用手指的功效,忽略了其他手术的辅助作用[8]。该研究中,实验组穿刺是27例无痛,无痛率为67.5%,高于对照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穿刺过程中3例剧痛,剧痛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9]结果类似。
, 百拇医药
根据经验:由于患儿刚刚出生,其头皮静脉相对比较纤细,再加上新生儿头皮松紧度、皮下脂肪厚度不同,从而造成头皮静脉深浅度也不同,再加上静脉穿刺容易造成新生儿疼痛而引起不配合等,使得传统的穿刺模式并不能满足患儿治疗的需要,并且需要两名医师进行操作,大大浪费了医院的人力资源[10]。而临床上采用改良后穿刺置管方法效果理想,这种方法穿刺成功率相对较高,比两个人配合操作更有默契,能够保证针芯不需要完全退出,从而保证了套管具有一定的硬度,使得对新生儿送管时更加顺畅,避免了套管太软等原因引起血管的损伤。同时,当新生儿入套管时如果感觉存在明显的阻力,则表明套管尖端顶住了血管壁,应该立即停止送入[11]。此外,这种置管方法主要采取头皮回归后再固定,能够减少患儿不适或者输液不通畅。此外,置管时还应该加强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刚刚出世对于疼痛相对敏感,在置管时家属应该加强新生儿护理,可以给孩子喂养等方式减少新生儿哭闹,避免新生儿置管时乱动等对置管产生影响[12]。
综上所述,采用改良后穿刺置管方法对儿科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吴雪清,林玉华,李萍.三种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置管方法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0,5(9):226-227.
[2] 黄雪霞,吕艳,马丽娅,等.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9):786-788.
[3] 林丽君,蔡玲芳,陈秀芳.心理干预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依从性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65-66.
[4] 朱桂菊,杜惠敏,闫晓云,等.小儿留置针穿刺技术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8):261-262.
[5] 赵彩虹,刘志勇.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新方法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7):47.
, 百拇医药
[6] 柳萍,胡智霞.小儿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方法的效果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22):341.
[7] 余艳芳,杨敏丽.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夏季使用折管的预防措施[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5B):525-527.
[8] 黄梅,刘金枝,王爱荣.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两种送管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1):86.
[9] 姜风荣,包影,初蓝.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14(21):55.
[10] 林芳,吴超华,赵霞玲,等.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1,9(2):76-77.
[11] 郏丽娜,潘玲丽,尚琴芬.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1(4):134-135.
[12] 陈华娜,卢燕君,吴北燕,等.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2,3(4):399-400.
(收稿日期:2014-09-02), http://www.100md.com(张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