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胆肿瘤 > 原发性肝癌
编号:13655674
肝细胞癌并胆管癌栓的CT及MRI诊断(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中外医疗》 201435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并胆管癌栓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014年收治的48例经手术证实为HCC并胆管癌栓患者的CT及MRI表现特点。结果 45例术前CT或/和MRI增强扫描发现胆管癌栓,位于肝左叶16例、右叶20例、尾状叶6例、累及左右肝6例,CT表现为胆管内稍低或等密度软组织影,增强扫描大部分呈“早进早退”的肝细胞癌强化特征,部分不典型表现者呈中等度强化或轻度强化;MRI表现为肝内或/和肝外胆管内结节状或团块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DWI上信号不均匀增高,同反相位及STIR上信号未见明显衰减,增强扫描为与原发灶“快进快出”相似的强化特点。梗阻远端胆管膨胀性扩张;胆管壁无增厚或受侵表现且Satoh等2简化临床分型后,Ⅰ型左叶、右叶、尾状叶、左右肝叶分别为6例、7例、2例、2例,Ⅱ型分别为8例、10例、3例、3例,Ⅲ型分别为1例、2例、0例、1例。结论 肝细胞肝癌并胆管癌栓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可帮助术前明确诊断。

    [关键词] 肝细胞癌;胆管癌栓;CT;MRI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b)-0038-03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并胆管癌栓发生率1.9%~9%。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2014年经手术确诊的48例HCC并胆管癌栓的CT或/和MRI图像,与病理对照,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复习该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HCC并胆道癌栓的48例患者CT或/和MRI影像资料,其中男40例,女8例,年龄37~81岁,平均年龄55岁。入院主诉黄疸12例,腹痛24例,体检或意外发现肝脏占位12例。辅助检查:总胆红素升高36例;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400 μg /L 38例,其中AFP>3000 μg /L 16例;所有患者HBsAg均阳性,γ-GT不同程度升高,伴慢性胆囊炎、肝硬化等。超声检查显示肝占位或/和伴胆管占位,进一步行CT或/和MRI检查,发现肝内及胆管占位病变;合并门静脉癌栓14例,并胆管结石9例。
, 百拇医药
    1.2 手术及预后

    3例手术时肝内多发转移灶,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癌栓+肝脏肿块活检术;其余45例行肿瘤责任半肝切除+胆管切开取癌栓+胆囊切除+T管引流术,所有病人均行淋巴结切除术。术后部分病人存活至今,生存3~60个月,平均20个月。

    1.3 检查方法

    19例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CT采用GE LightSpeed VCT/discovery CT750 HD扫描仪,扫描参数:120 kV,450 mA,螺距0.984,转速0.8 sec,层厚5 mm,层距5 mm;扫描全肝,平扫+三期增强扫描;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必乐(300 mgI/mL)或碘海醇(350 mgI/mL) 80~100 mL,速率3.0~4.0 mL/s,于注射造影剂后25 s、50~60 s和90~120 s分别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时期(平衡期)扫描。MRI采用PHILIPS Achieva 1.5 超导磁共振扫描仪,相控阵体线圈,行横断面 T1WI、T2WI、DWI(b=800)、T2-STIR、同反相位、冠状面T2WI;肘静脉注射钆对比剂GdDTPA,剂量0.1 mmol/kg,行肝脏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参数:T1WI:TR 400~600 ms 、TE 15 ~30 ms,T2WI :TR 3 000~4 000 ms 、TE80~150 ms ,T2-STIR:TR 1 500~2 000 ms 、TE60~90 ms,矩阵256×256 ,层厚 4.0~6.0 mm,层距0.4~0.6 mm。
, 百拇医药
    1.4 影像分析及病理

    回顾CT或/和MRI影像,分析:(1)HCC位置、形态、大小、CT密度、MRI信号、边缘、增强表现;(2)胆管癌栓位置、形态、大小、CT密度、MRI信号、边缘、增强表现,与病理对照;(3)受累胆管的扩张情况、癌栓与胆管壁的关系;(4)有否合并门静脉或/和肝静脉癌栓、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肝外转移等情况。

    2 结果

    2.1 HCC 的CT和MRI表现

    48例均在术前彩超、CT、MRI检查中发现HCC病灶,位于肝左叶16例、右叶20例、尾状叶6例、累及左右肝6例。肝脏肿瘤大小在35~150 mm。30例肝脏轻或中度肝硬化。CT平扫肿块与周围正常肝实质比较大部分呈低密度影,小部分为等密度影或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大部分呈典型“早进早退”表现,小部分不典型表现。肿块大部分边界清楚,部分边界不清,部分可见“假包膜”。
, 百拇医药
    肝内HCC原发灶在MRI上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肿块影,较大的病灶内信号多不均匀,可见更长T1更长T2信号影,DWI上信号不均匀增高,部分病灶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晰,部分分界不清,部分可见“假包膜”征,表现为T1WI上细线状低信号环,增强扫描延迟期可见“假包膜”强化。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呈“快进快出”表现,于动态增强早期即可出现明显不均匀强化,相对肝实质呈高信号,随着时间延长,门脉期强化程度减低,相对周围肝实质呈低信号。

    2.2 胆管癌栓CT和MRI表现

    Ueda1将胆管癌栓分为四型,Satoh等[2]简化了临床分型:I型,癌栓累及胆管一级分支,未到达左右肝管汇合部;Ⅱ型,癌栓延伸超过左右肝管汇合部;Ⅲ型,癌栓游离于原发肿瘤,在胆总管腔内生长。Peng等[3]认为Satoh分型简单实用,更益于指导外科治疗。该组48例中有45例胆管癌栓在CT或/和MRI图像上清楚显示,另3例患者影像检查未发现胆管癌栓,而于术中发现胆管内癌栓。见表1。, 百拇医药(黄睿刚 李毅敏 孙海峰 林伟华)
1 2 3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胆肿瘤 > 原发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