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例手术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1)
[摘要] 目的 研究手术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 该院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4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42例治疗组和42例参照组,予以参照组患者保守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参照组(85.72%),并发症发生率(4.76%)与复发率(7.14%)均低于参照组(14.29%)、(23.81%),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明显,且少并发症发生,复发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5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b)-0074-02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节奏不断提高,因而也提高了胃溃疡发病几率。胃溃疡的临床表现是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具有周期性、难治愈性、慢性、易复发及节律性等特点,若不予以及时治疗则极易并发穿孔、出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演变为癌变。当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但整体治疗效果不佳,彻底治愈较低,容易反复发作。因此,探究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成为胃溃疡临床研究重点问题。故该研究就该院2011年11月—2014年9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4例临床疗效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4例胃溃疡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胃溃疡。所有患者均排除胃癌等病症,纳入标准:(1)均经钡餐、胃镜等临床检查诊断确诊;(2)无胃部手术史及严重并发症;(3)伴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头晕、黑便。随机将8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其中,42例治疗组患者中,22例男,20例女,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6.0±0.5)岁,病程2个月~19年,平均病程(9.5±0.5)年,胃溃疡分型:20例I型,15例II型,7例III型;42例参照组患者中,24例男,18例女,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6.5±0.5)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病程(10.0±0.5)年,胃溃疡分型:23例I型,13例II型,6例III型。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 百拇医药
予以参照组患者保守治疗,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病情予以基础治疗,包括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禁食、胃粘膜保护、肠胃减压、抑酸(经静脉给予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拈抗剂等抑酸药物)、常规止血等,注意患者日常饮食规律及生活规律的调节,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应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予以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止血治疗,同时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营养不良,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若有必要可以通过输血浆或输血的形式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浆蛋白水平。此外,对于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应在术前予以适当输液及补充电解质,以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首先,予以患者硬脊膜外阻滞麻醉,然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溃疡类型选择相适应术式或联合术式治疗。I型胃溃疡患者采用Billroth I式远端胃部分切除术治疗;II型胃溃疡患者采用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III型胃溃疡患者采用Billroth I式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加切片活检。予以所有患者术后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
1.3 疗效观察指标
, http://www.100md.com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情况。其中,疗效判断标准[1]为:(1)无效为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胃镜检查显示无改变;(2)有效为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胃镜检查显示溃疡类型往下降一级;(3)显效为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胃镜检查由III级转为I级以下,或由II级、I级转变为0级。复发的判断指标[2]为: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溃疡已愈合,但在复查中再次发生溃疡。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3]将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62%)高于参照组(8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治疗组与参照组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中,出现1例感染,1例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参照组患者中出现1例感染,2例胃穿孔,3例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出现3例复发(7.14%),参照组患者中出现10例复发(23.81%),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3)。
3 讨论
胃溃疡在临床上主要分为I型、II型、III型、IV型四种类型。IV型胃溃疡多发生在胃上部的三分之一,III型胃溃疡多发生在幽门管区域或幽门前区,II型胃溃疡常常伴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生,而I型胃溃疡是最常见的胃溃疡类型。当前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胃溃疡发病机制,而公认理论认为,其主要发病机制是胃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间失衡和存在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4]。
临床上治疗胃溃疡通常多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包括补液、止血等对症治疗,加药物治疗,如胃酸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但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不佳,其治疗主要基于胃酸作用考虑,予以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以促进溃疡愈合,这种治疗方法虽然不会给患者带来创伤,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高,极易形成穿孔、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不利于患者病情发展,同时对于手术患者增添一定程度的手术风险,如提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着近年来较多学者主张应用早期手术治疗胃溃疡,因而手术治疗方式也慢慢成为胃溃疡临床治疗研究方向。手术治疗通过切除胃部溃疡部位,以消除G细胞分泌胃泌素源头,进而达到减少神经性胃酸分泌与体液性胃酸分泌[5]。, 百拇医药(胡博)
[关键词]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5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b)-0074-02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节奏不断提高,因而也提高了胃溃疡发病几率。胃溃疡的临床表现是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具有周期性、难治愈性、慢性、易复发及节律性等特点,若不予以及时治疗则极易并发穿孔、出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演变为癌变。当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但整体治疗效果不佳,彻底治愈较低,容易反复发作。因此,探究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成为胃溃疡临床研究重点问题。故该研究就该院2011年11月—2014年9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4例临床疗效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4例胃溃疡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胃溃疡。所有患者均排除胃癌等病症,纳入标准:(1)均经钡餐、胃镜等临床检查诊断确诊;(2)无胃部手术史及严重并发症;(3)伴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头晕、黑便。随机将8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其中,42例治疗组患者中,22例男,20例女,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6.0±0.5)岁,病程2个月~19年,平均病程(9.5±0.5)年,胃溃疡分型:20例I型,15例II型,7例III型;42例参照组患者中,24例男,18例女,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6.5±0.5)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病程(10.0±0.5)年,胃溃疡分型:23例I型,13例II型,6例III型。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 百拇医药
予以参照组患者保守治疗,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病情予以基础治疗,包括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禁食、胃粘膜保护、肠胃减压、抑酸(经静脉给予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拈抗剂等抑酸药物)、常规止血等,注意患者日常饮食规律及生活规律的调节,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应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予以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止血治疗,同时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营养不良,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若有必要可以通过输血浆或输血的形式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浆蛋白水平。此外,对于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应在术前予以适当输液及补充电解质,以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首先,予以患者硬脊膜外阻滞麻醉,然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溃疡类型选择相适应术式或联合术式治疗。I型胃溃疡患者采用Billroth I式远端胃部分切除术治疗;II型胃溃疡患者采用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III型胃溃疡患者采用Billroth I式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加切片活检。予以所有患者术后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
1.3 疗效观察指标
, http://www.100md.com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情况。其中,疗效判断标准[1]为:(1)无效为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胃镜检查显示无改变;(2)有效为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胃镜检查显示溃疡类型往下降一级;(3)显效为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胃镜检查由III级转为I级以下,或由II级、I级转变为0级。复发的判断指标[2]为: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溃疡已愈合,但在复查中再次发生溃疡。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3]将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62%)高于参照组(8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治疗组与参照组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中,出现1例感染,1例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参照组患者中出现1例感染,2例胃穿孔,3例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出现3例复发(7.14%),参照组患者中出现10例复发(23.81%),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3)。
3 讨论
胃溃疡在临床上主要分为I型、II型、III型、IV型四种类型。IV型胃溃疡多发生在胃上部的三分之一,III型胃溃疡多发生在幽门管区域或幽门前区,II型胃溃疡常常伴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生,而I型胃溃疡是最常见的胃溃疡类型。当前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胃溃疡发病机制,而公认理论认为,其主要发病机制是胃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间失衡和存在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4]。
临床上治疗胃溃疡通常多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包括补液、止血等对症治疗,加药物治疗,如胃酸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但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不佳,其治疗主要基于胃酸作用考虑,予以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以促进溃疡愈合,这种治疗方法虽然不会给患者带来创伤,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高,极易形成穿孔、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不利于患者病情发展,同时对于手术患者增添一定程度的手术风险,如提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着近年来较多学者主张应用早期手术治疗胃溃疡,因而手术治疗方式也慢慢成为胃溃疡临床治疗研究方向。手术治疗通过切除胃部溃疡部位,以消除G细胞分泌胃泌素源头,进而达到减少神经性胃酸分泌与体液性胃酸分泌[5]。, 百拇医药(胡博)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