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36
编号:13655312
胫骨inlay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25日 《中外医疗》 201436
     PCL损伤后的重建技术有多种,包括经胫骨技术,双束重建技术,inlay重建技术等。目的都是希望通过一种手术技术来良好的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

    传统的经胫骨隧道技术,由于胫骨隧道的角度问题使肌腱穿出隧道进入关节内的时候存在一个“杀手转弯”的问题。当膝关节进行反复的屈伸活动时,肌腱与胫骨隧道反复摩擦最终导致肌腱的变薄、拉长、隧道扩大,从而导致膝关节稳定性欠佳。而inlay技术通过在胫骨平台后侧的镶嵌技术避免了“杀手转变”的问题,从而避免了重建的韧带松动的风险。

    传统的经胫骨隧道技术可以全关节镜下操作,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即可。而inlay技术需术中改变体位,采用漂浮体位,较难以掌握。

    3.3 手术技巧

    术中骨块及骨槽处理成梯形这样可以嵌压更为牢靠。采用漂浮体位时可以垫高患肢,并使手术床适当往对侧倾斜,这样可以减少暴露胫骨平台后侧的难度。手术当中注意保留后交叉韧带的残端,从而保留血供促进重建韧带的愈合,并且残端上保留的神经能提供更好的本体感觉促进术后的功能康复。术中还应注意股骨隧道边缘的钝化处理,避免对股骨端的肌腱的切割。另外股骨的隧道也应尽可能加大角度,避免和胫骨侧转弯角同样的问题。
, http://www.100md.com
    3.4 手术前后比较

    该组病例术前查体后抽屉试验均在3度以上,术后8例0度,35例1度,18例2度。KT-1000测量术前平均为13.2 mm,术后平均为4.5 mm。术前IKDC评分术前均为D级,术后A 级16例,B级45例,D级仅为1例。结果显示术后较术前膝关节的稳定性及功能评分得到明显的提高。

    综上所述,胫骨inlay技术为PCL损伤的重建提供了又一个可靠的手术方案。

    [参考文献]

    [1] 冯华,洪雷,耿向苏,等.Inlay技术在后十字韧带和后外复合体损伤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8,28(4):292-297.

    [2] 李志怀,冯震,张义龙,等.异体肌腱材料选择及应用Tibial-inlay技术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17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14(8):1479-1481.
, http://www.100md.com
    [3] 王锋,赵金钟.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疗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9,11(3):279-281.

    [4] Jung YB,Jung HJ,Tae SK,et al.Reconstruction of the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with a mid-third patellar tendon graft with use of a modified tibial inlay method[J]. J Bone Joint Surg(Am),2005,87,Suppl,(Pt2):247-263.

    [5] 左华,黄永辉,胡浪,等.完全保留残端自体腱重建后交叉韧带对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J].临床骨科杂志,2014,17(3):294-298.

    [6] 刘雪峰,廉永云,王鲲鹏,等.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重建后十字韧带的近期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2):116-122.

    [7] 郝艳丽,周正宏,郭榕晨,等.漂浮体位在后交叉韧带重建Inlay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6):671-674.

    [8] 钱文杰,朱建国,恽常军,等.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4):362-363.

    [9] 姜雪峰,杨惠光,张云庆,等.改良全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重建后十字韧带的实验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3):260-264.

    (收稿日期:2014-11-20), http://www.100md.com(肖展豪 李坚 潘玲 王文钧 高晓乐)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