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519
编号:13639748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与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5日 《中外医疗》 201519
缺氧诱导因子-1α,超氧化歧化酶
     [摘要]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α)在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沈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24只健康雄性大鼠, 将大鼠分为A、B、C3组,A组在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前24 h,给予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B组注射DMOG; C组仅左侧开胸,不行缺血再灌注处理,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果 A组可见明显肺组织损伤;A、B组各时间HIF-1α蛋白表达增强,平均灰度值降低;A、B组1 h与6 h的IL-8与丙二醛含量均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下降;A组与B组再灌注后6 h,IL-8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通过调节HIF-1α活性达到保护缺血再灌注性肺脏,为治疗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超氧化歧化酶

    [中图分类号] R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a)-0008-03

    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溶栓治疗、冠脉搭桥术等方面,这些方法使心脏均经历了一个相同的过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这是一种机制复杂,涉及再灌注导致细胞内Ca2+超载、氧自由基大量产生等作用,中性粒细胞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HIF-1是缺氧诱导产生的,可激活缺氧反应基因转录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蛋白。常氧状态下,HIF-1α可通过蛋白酶途径降解[2]。其中,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MOG)是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可有效增强HIF-1α,该组研究采用2014年10—11月沈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24只健康雄性大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