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该院接收的114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对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对观察组实施包括个人护理、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在内的急诊护理,对两组家属认可程度、急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满意53例,一般3例,不满意1例,家属认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救良好者41例,治愈患者数37例,无并发症患者数46例,综合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恢复良好者46例,中残者6例,重残者4例,死亡者1例,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优于一般护理。
[关键词] 急诊;护理干预;严重创伤性休克
[中图分类号] R3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a)-0153-03
创伤性休克是指机体由于受到严重的外部刺激而出现大量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等,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器官及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坏死或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1]。创伤性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产生严重后果,因此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护理配合作为急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急诊抢救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2]。该研究在2013年3月—2014年8月通过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该院接收的114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男性27例,平均年龄(44.2±5.7)岁;女性30例,平均年龄(38.6±4.9)岁,平均受伤至入院时间(1.9±0.7)h。对照组57例,男性31例,平均年龄(42.7±6.6)岁;女性26例,平均年龄(40.9±6.1)岁,平均受伤至入院时间(2.2±0.5)h。致伤原因:打击伤21例,锐器伤11例,车祸伤63例,坠落伤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受伤至入院时间、致伤原因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包括各生命体征的检查如血压、心率、体温,保证患者呼吸,防止呼吸道堵塞,在患者抢救过程中给予帮助,并对患者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观察组采用缜密的急诊护理,方法如下。
1.2.1 专人护理:由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无法自理,专人护理尤为重要。帮助患者选取适当体位,抬高下肢约15°~30°,抬高头和躯干约20°~30°,以避免腹腔内脏器上移影响心肺功能,并可有效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脑部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实施抢救与进一步治疗[3]。
1.2.2 呼吸道护理 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同时使患者平卧,头侧偏,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必要时可给予患者氧疗与机械通气,避免患者由于缺氧而发生低氧血症。氧疗时保证氧气浓度40%~50%,氧气流量4~6 L/min。若患者无法自主呼吸,可采用气管插管或人工呼吸进行辅助治疗,给氧过程中通过血气分析判断患者氧气输入情况[4]。
1.2.3 药物治疗 患者休克过程中由于缺氧极易出现酸中毒,因此抢救过程中应适当给予碱性药物,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纠正酸中毒,补足血量后还应运用血管活性物质如间羟胺和多巴胺,使机体血压上升,改善机体器官供血与微循环[5]。同时密切关注血压,至其平稳后再缓慢停药,防止出现反跳现象[6]。
1.2.4 心理护理 针对救治方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讲解,此时患者心理十分敏感,因此需要护士进行耐心地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治疗中的风险及手术过程中的危险情况,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免手术后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而出现过激行为[7]。
1.3 评价标准
采取问卷方式让家属对护理认可度进行评分,分为3选项,满意、一般、不满意;对患者急救结果,治愈情况,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家属认可度对比
观察组家属认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例数多于对照组一般、不满意例数均少于对照组,Z0.05/2=1.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急救结果、治愈情况、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急救良好者、治愈患者数、无并发症患者数均多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恢复良好者较多,中残者、重残者、死亡者均少于对照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Z=1.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创伤性休克是机体遭受严重创伤的刺激和组织损害,是常见外伤急症,多见于高空坠落、锐器伤和交通事故[10]。其病情凶险,可导致机体循环血液减少,减少组织器官及微循环血液灌流,并且创伤性休克容易引起机体缺氧,使组织器官供氧减少,导致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或坏死,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需要急诊处理。抢救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对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是使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进行的保证,并且在救治中给予适当的急诊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信赖程度还可以促进临床救治的有效性。在该研究中,给予急诊护理的观察组家属认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一般、不满意例数均少于对照组,而满意者共53例多于对照组;就患者的抢救情况看,急救良好者48例、治愈患者47例、无并发症患者46例均多于对照组;就恢复情况看,恢复良好的患者较多共46例多于对照组的34例,中残者、重残者、死亡者均少于对照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包括紧急护理、个人护理、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在内的急诊护理在治疗严重创伤性休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并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家属认可程度、急救情况、治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预后情况具有一定影响。在陈见欢[1]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分析的结果为“通过正确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在92例患者中有84例患者抢救成功,8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该研究观察组57例中,急救情况良好者为48例,总体结果与之相差不大,即实施急诊护理的观察组治愈良好者明显增多,但该研究除就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调查外还就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做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提高,预后良好者增多,更加全面的反映了急诊护理对急救患者的影响。该研究结果表明,急诊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优于一般护理,急诊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具有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见欢.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76-77.
[2] 陈志会,韩鹏飞,刘爽,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刍议[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5(3):287-288.
[3] 叶群英,蓝惠兰,黎春常.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23-224.
[4] 王西莲,李芳.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6):133-134.
[5] 魏向红.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4):70-71.
[6] 梁志群.40例创伤性休克病人行手术治疗的急救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3):633-634.
[7] 褚慧英.7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4,33(6):147-148.
[8] 侯丽.急性创伤性休克155例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16):3560-3561.
[9] 韦可聪.手术治疗68例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0):1361-1362.
[10] 董颖,刘颖琪.13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7):2436.
(收稿日期:2015-04-08), 百拇医药(黄娜 李寒)
[关键词] 急诊;护理干预;严重创伤性休克
[中图分类号] R3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a)-0153-03
创伤性休克是指机体由于受到严重的外部刺激而出现大量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等,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器官及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坏死或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1]。创伤性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产生严重后果,因此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护理配合作为急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急诊抢救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2]。该研究在2013年3月—2014年8月通过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该院接收的114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男性27例,平均年龄(44.2±5.7)岁;女性30例,平均年龄(38.6±4.9)岁,平均受伤至入院时间(1.9±0.7)h。对照组57例,男性31例,平均年龄(42.7±6.6)岁;女性26例,平均年龄(40.9±6.1)岁,平均受伤至入院时间(2.2±0.5)h。致伤原因:打击伤21例,锐器伤11例,车祸伤63例,坠落伤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受伤至入院时间、致伤原因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包括各生命体征的检查如血压、心率、体温,保证患者呼吸,防止呼吸道堵塞,在患者抢救过程中给予帮助,并对患者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观察组采用缜密的急诊护理,方法如下。
1.2.1 专人护理:由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无法自理,专人护理尤为重要。帮助患者选取适当体位,抬高下肢约15°~30°,抬高头和躯干约20°~30°,以避免腹腔内脏器上移影响心肺功能,并可有效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脑部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实施抢救与进一步治疗[3]。
1.2.2 呼吸道护理 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同时使患者平卧,头侧偏,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必要时可给予患者氧疗与机械通气,避免患者由于缺氧而发生低氧血症。氧疗时保证氧气浓度40%~50%,氧气流量4~6 L/min。若患者无法自主呼吸,可采用气管插管或人工呼吸进行辅助治疗,给氧过程中通过血气分析判断患者氧气输入情况[4]。
1.2.3 药物治疗 患者休克过程中由于缺氧极易出现酸中毒,因此抢救过程中应适当给予碱性药物,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纠正酸中毒,补足血量后还应运用血管活性物质如间羟胺和多巴胺,使机体血压上升,改善机体器官供血与微循环[5]。同时密切关注血压,至其平稳后再缓慢停药,防止出现反跳现象[6]。
1.2.4 心理护理 针对救治方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讲解,此时患者心理十分敏感,因此需要护士进行耐心地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治疗中的风险及手术过程中的危险情况,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免手术后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而出现过激行为[7]。
1.3 评价标准
采取问卷方式让家属对护理认可度进行评分,分为3选项,满意、一般、不满意;对患者急救结果,治愈情况,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家属认可度对比
观察组家属认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例数多于对照组一般、不满意例数均少于对照组,Z0.05/2=1.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急救结果、治愈情况、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急救良好者、治愈患者数、无并发症患者数均多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恢复良好者较多,中残者、重残者、死亡者均少于对照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Z=1.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创伤性休克是机体遭受严重创伤的刺激和组织损害,是常见外伤急症,多见于高空坠落、锐器伤和交通事故[10]。其病情凶险,可导致机体循环血液减少,减少组织器官及微循环血液灌流,并且创伤性休克容易引起机体缺氧,使组织器官供氧减少,导致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或坏死,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需要急诊处理。抢救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对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是使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进行的保证,并且在救治中给予适当的急诊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信赖程度还可以促进临床救治的有效性。在该研究中,给予急诊护理的观察组家属认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一般、不满意例数均少于对照组,而满意者共53例多于对照组;就患者的抢救情况看,急救良好者48例、治愈患者47例、无并发症患者46例均多于对照组;就恢复情况看,恢复良好的患者较多共46例多于对照组的34例,中残者、重残者、死亡者均少于对照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包括紧急护理、个人护理、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在内的急诊护理在治疗严重创伤性休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并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家属认可程度、急救情况、治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预后情况具有一定影响。在陈见欢[1]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分析的结果为“通过正确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在92例患者中有84例患者抢救成功,8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该研究观察组57例中,急救情况良好者为48例,总体结果与之相差不大,即实施急诊护理的观察组治愈良好者明显增多,但该研究除就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调查外还就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做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提高,预后良好者增多,更加全面的反映了急诊护理对急救患者的影响。该研究结果表明,急诊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优于一般护理,急诊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具有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见欢.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76-77.
[2] 陈志会,韩鹏飞,刘爽,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刍议[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5(3):287-288.
[3] 叶群英,蓝惠兰,黎春常.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23-224.
[4] 王西莲,李芳.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6):133-134.
[5] 魏向红.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4):70-71.
[6] 梁志群.40例创伤性休克病人行手术治疗的急救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3):633-634.
[7] 褚慧英.7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4,33(6):147-148.
[8] 侯丽.急性创伤性休克155例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16):3560-3561.
[9] 韦可聪.手术治疗68例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0):1361-1362.
[10] 董颖,刘颖琪.13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7):2436.
(收稿日期:2015-04-08), 百拇医药(黄娜 李寒)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X > 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