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弓根非融合固定与融合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1)
【摘要】目的对比经椎弓根非融合固定与融合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该院白2011年1月-2014年1月采用经椎弓根非融合固定与融合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共190例,随机分组为非融合固定组及融合固定组,非融合固定组共90例,所用椎间弹性固定系统包括ISOBAR TTL Semi-rigid动的态固定系统、Dvnesvs动态稳定系统,术中进行弹性同定。融合固定组100例,均使用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术中进行坚强固定。进行回顾性研究,门诊随访,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术前、术后腰骶椎活动度及影像学指标分析,及术后、术后6月、1年及1年以上10分制目测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比。结果前者无一例出现临近节段退变,发生钉棒断裂1例(1.1%);后者发生临近节段退变6例(6%),融合器退出及钉棒断裂4例(4%),P , 百拇医药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融合固定:非融合固定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8(a)-0081-04
腰椎是整个脊柱中承受应力及活动幅度最大的节段,稳定性对腰椎行使功能至关重要。随着我国老年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患有腰椎退行性疾病,如腰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患者症状进行性加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或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则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包括单纯间盘摘除和(或)椎管减压以及经椎弓根融合固定,但是大量临床资料证实,融合固定后所产生的异常应力会导致邻近椎体的继发性退变,使患者术前症状复发或出现新的症状,经椎弓根非融合同定即弹性固定的理念随之产生。该院白2011年1月-2014年1月采用经椎弓根非融合固定与融合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共19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非融合固定组共90例,男52例,女38例,年龄45 -71岁,平均(55.2±0.7)岁,所用椎间弹性固定系统包括ISOBAR TTLSemi-rigid动态固定系统、Dvnesvs动态稳定系统。融合固定组100例,男49例,女51例,年龄44-75岁,平均(57.3±0.8)岁,均选用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坚强固定。年龄、性别及疾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标准
①I-2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②I度以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③1-2节段腰椎管狭窄症。④退变性腰椎侧弯(不大于10度)。
1.3 淘汰标准
①2节段以上病变。②腰椎严重侧弯畸形。③严重骨质疏松症。④严重内科疾病。⑤复发或感染患者。
, http://www.100md.com
所选患者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程度腰痛及下肢放射痛、麻木、酸胀等临床症状,经3个月以上治疗无效或再发,和(或)伴有不同程度间歇性跛行,入院后均与患者沟通,告知二种手术方案优缺点,并自愿选用内固定材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作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X射线片、CT三维重建及MRI检查。
1.4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取俯卧位,经后正中人路,逐层分离并暴露椎板及小关节,在椎弓根双侧分别置钉后进行椎管减压及间盘摘除术,其中非融合同定均保留小关节突,尽最少可能剥离关节囊后拧人椎弓根螺钉,间盘处理后无需植骨融合,直接安装弹性棒;而融合固定则凿除小关节突,并椎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安装钛棒后加压同定。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常规予预防性用抗生素,引流管于治疗后24-48h内拔除,卧床休息3-5d后带腰围下床活动,逐步进行腰背肌康复锻炼。
1.5 观察指标
, http://www.100md.com
1.5.1 腰部活动度及影像学分析所选用X线片均采用站立位。①腰部活动度: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前屈及后伸度数。②6月后腰椎曲度:L1-SI椎体间成角。③骨盆入射指数:股骨头中心点至骶l上终板中点连线与骶l上缘线之垂线的夹角。
1.5.2 主要临床症状指标目测模拟评分法fVAS)进行评分。O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
1.5.3 临近节段退变标准①退行性腰椎滑脱。②椎间隙改变。③症状复发,MRI或CT示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
1.6 统计方法
该研究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计量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对计数指标及构成比的组间比较采用CMH_X2检验,对计量指标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分类指标采用例数(百分数)的形式记录;取a=0.05作为检验水准。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1 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分布
在该次纳入研究的190例病例中,其中弹性固定组平均手术椎体数2.4个,融合固定组平均手术椎体数2.6个。弹性固定组患者,术后未出现有临近节段退变,发生钉棒断裂1例,占1.11%;融合同定组患者中,发生临近节段退变6例,占人数的6.00%,发生钉棒断裂的有4例,占人数的4%。对两组进行比较X2=g.72,P
2.2 腰骶椎活动度及影像学指标
对弹性固定组和融合固定组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检查,对各指标的组间比较情况具体见表2。, 百拇医药(张大鹏 强晓军)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融合固定:非融合固定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8(a)-0081-04
腰椎是整个脊柱中承受应力及活动幅度最大的节段,稳定性对腰椎行使功能至关重要。随着我国老年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患有腰椎退行性疾病,如腰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患者症状进行性加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或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则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包括单纯间盘摘除和(或)椎管减压以及经椎弓根融合固定,但是大量临床资料证实,融合固定后所产生的异常应力会导致邻近椎体的继发性退变,使患者术前症状复发或出现新的症状,经椎弓根非融合同定即弹性固定的理念随之产生。该院白2011年1月-2014年1月采用经椎弓根非融合固定与融合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共19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非融合固定组共90例,男52例,女38例,年龄45 -71岁,平均(55.2±0.7)岁,所用椎间弹性固定系统包括ISOBAR TTLSemi-rigid动态固定系统、Dvnesvs动态稳定系统。融合固定组100例,男49例,女51例,年龄44-75岁,平均(57.3±0.8)岁,均选用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坚强固定。年龄、性别及疾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标准
①I-2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②I度以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③1-2节段腰椎管狭窄症。④退变性腰椎侧弯(不大于10度)。
1.3 淘汰标准
①2节段以上病变。②腰椎严重侧弯畸形。③严重骨质疏松症。④严重内科疾病。⑤复发或感染患者。
, http://www.100md.com
所选患者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程度腰痛及下肢放射痛、麻木、酸胀等临床症状,经3个月以上治疗无效或再发,和(或)伴有不同程度间歇性跛行,入院后均与患者沟通,告知二种手术方案优缺点,并自愿选用内固定材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作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X射线片、CT三维重建及MRI检查。
1.4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取俯卧位,经后正中人路,逐层分离并暴露椎板及小关节,在椎弓根双侧分别置钉后进行椎管减压及间盘摘除术,其中非融合同定均保留小关节突,尽最少可能剥离关节囊后拧人椎弓根螺钉,间盘处理后无需植骨融合,直接安装弹性棒;而融合固定则凿除小关节突,并椎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安装钛棒后加压同定。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常规予预防性用抗生素,引流管于治疗后24-48h内拔除,卧床休息3-5d后带腰围下床活动,逐步进行腰背肌康复锻炼。
1.5 观察指标
, http://www.100md.com
1.5.1 腰部活动度及影像学分析所选用X线片均采用站立位。①腰部活动度: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前屈及后伸度数。②6月后腰椎曲度:L1-SI椎体间成角。③骨盆入射指数:股骨头中心点至骶l上终板中点连线与骶l上缘线之垂线的夹角。
1.5.2 主要临床症状指标目测模拟评分法fVAS)进行评分。O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
1.5.3 临近节段退变标准①退行性腰椎滑脱。②椎间隙改变。③症状复发,MRI或CT示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
1.6 统计方法
该研究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计量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对计数指标及构成比的组间比较采用CMH_X2检验,对计量指标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分类指标采用例数(百分数)的形式记录;取a=0.05作为检验水准。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1 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分布
在该次纳入研究的190例病例中,其中弹性固定组平均手术椎体数2.4个,融合固定组平均手术椎体数2.6个。弹性固定组患者,术后未出现有临近节段退变,发生钉棒断裂1例,占1.11%;融合同定组患者中,发生临近节段退变6例,占人数的6.00%,发生钉棒断裂的有4例,占人数的4%。对两组进行比较X2=g.72,P
2.2 腰骶椎活动度及影像学指标
对弹性固定组和融合固定组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检查,对各指标的组间比较情况具体见表2。, 百拇医药(张大鹏 强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