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6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766306
张文学名老中医以清为润理论治疗咳嗽疗效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5日 中外医疗2016年第8期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第1周、第2周症状积分均数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患者治愈26例(65.00%), 有效11例(27.50%),无效3例(7.5%), 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显效11例(27.5%),有效20例(50.00%),无效9 例(22.5%),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风燥伤肺型咳嗽患者众多,大部分患者病情拖延时间长,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也不佳。中医经典及现行《中医内科学》对“风操伤肺”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症状阐述得非常明确,但是在治疗上代表方剂不多,主要是 “桑杏汤”和“清燥救肺汤”。而现今临床上见到的“风燥伤肺”型咳嗽要比古人复杂得多,虽然表邪未净,但相当部分患者病情已迁延日久,逐渐化燥,古方用起来就显示出其局限性,疗效并不显著。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源性炎症方面,现代医学对于感染后咳嗽的治疗目前没有公认的有效药物[1]。

    中医近年来对咳嗽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认识上不断深入,咳嗽的病因已不局限于外感与内伤,目前更重视环境因素及鼻、咽喉疾病所致咳嗽[2]。黄敏玲等人[3]认为,感染后咳嗽伴随症状很少,咽痒在症状分布中占有很高比例,“痒”为风象,风胜则痒,并再次提出了“风咳”的概念;施兴黔等人[4]认为,风、燥之邪与感染性咳嗽密切相关,认为风燥之邪常合而为病,并总结了昆明气候特点,得出了昆明地区感染后咳嗽以风燥伤肺型为主,但并未具体处方;刘琼[5]也认为,感染性咳嗽多由外感引起,日久不愈,均可入内化热,风易胜湿生燥,热易伤津化燥,得出肺燥伤阴是感染后咳嗽的基本病机的结论。因此,可以看出,在感染性咳嗽中,风燥伤肺为其主要证型。

    北碚区名老中医张文学从医70余年,张老在长期的临床中对“风燥伤肺”型咳嗽的有其独到之处,张老认为:①燥邪与风热同时致病,二邪犯肺,肺失清润,气逆而咳,燥热灼津则咽喉口鼻干燥、疼痛,痰粘不易咳吐,甚则无痰,咽痒,或痰中夹血;②风寒之邪犯肺,由于失治或误治,邪留日久化热,灼津伤肺;或风热之邪犯肺,治疗不彻底,留有余邪,久而灼津伤肺。两病殊途同归,肺有余邪为致病的根本原因;③“风燥伤肺”型咳嗽虽有凉燥一证,但因凉轻燥重,病情易变,而患者大多发病之初并不急于看病,看病之时或已但见燥邪不 (徐方方 冯启廷)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