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检查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价(2)
1.2 方法该院使用SIEMENS Essenza1.5T磁共振设备,对选取的50例椎管肿瘤患者行断层T1WI、T2WI 及STIR或T2WI/SPIR扫描(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观察影像中,肿瘤发生的位置、密度、形态结构及信号特征等。注意:患者在进行检查时,禁止携带任何金属或含金属成分的物品进入检查室内[6]。
2 结果
50例患有椎管瘤患者中,有转移瘤、星形细胞瘤、脊膜瘤和神经鞘瘤各8例,神经纤维瘤和脂肪瘤分别为5例、5例,室管膜瘤有6例,血管母细胞肿瘤为2例。见表2。
按照椎管肿瘤部位进行分类,具体情况见表3。
MR核磁共振在椎管肿瘤成像方面,可以确定肿瘤的发生部位,一般髓内肿瘤在发生部位上边界欠清楚,在肿块上下方常常出现两个空洞,两个空洞的大小不等,密度不均,大多数肿瘤内部没有囊变信号;髓外硬膜下椎管肿瘤所在的部位,可见蛛网膜下腔增宽加深,对侧腔变狭窄。其中,脊膜瘤一般没有囊性改变,有脊膜尾征征象出现。
3 讨论
椎管肿瘤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常见病,根据核磁共振MRI的扫描提示,可以观察出肿瘤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及信号的改变等,依此对椎管肿瘤作出相应的诊断。髓内肿瘤主要以星形细胞瘤形式出现,在核磁共振MR影像中,可以看到脊髓的明显增粗,边缘欠清。原因是星形细胞瘤的病变起自星形细胞,特点是浸润性生长和与周围组织粘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