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7年第6期
编号:13066648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25日 《中外医疗》 2017年第6期
     [Key words] Mini invasion removal of intracerebral hematoma; Mild hypothcrmia; Severe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危重疾病之一,具有治疗困难、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目前临床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多采用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有研究[1]显示,亚低温质量能延缓脑损伤后的病理损伤,加强治疗效果。该院对2013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3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3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4)和对照组(n=65)。观察组患者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53.23±6.32)岁。病程2~8 h,平均病程(6.33±0.61)h;对照组患者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54.09±6.17)歲。病程3~9 h,平均病程(6.37±0.82)h。纳入标准:①患者对实验知情,自愿参与实验。②该次实验获得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患者经多方面诊断确诊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2]。④患者未合并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疾病。排除标准:①患者对实验采用的治疗方法不耐受。②患者为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抗血压、降颅压、脱水等常规治疗,此外再使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具体为:患者局麻,采用CT定位患者OM线层及血肿量最大CT层面距离,据此确定患者的OM线平行层面线。然后术者在CT引导下出血肿中心至额头头皮的距离,取其与层面线交点为穿刺点。避开重要血管和功能区,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连接电钻钻透患者的颅骨硬脑膜。然后去除电钻和针芯,放入圆钝头引流管。将穿刺针刺入血肿腔内,连接注射器低压抽吸液态血肿部分。抽吸完毕后,术者再在血肿内部置入穿刺针,抽吸少量血肿液,形成一个后续工作空间。最后术者使用血肿粉碎器将固态、半固态血肿粉碎后冲洗干净,再注入血肿液化剂,拔出血肿粉碎器,包扎,接引流袋引流[3]。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即术后患者先进行冬眠疗法,静脉滴注25 mg异丙嗪(国药准字:H12020969)+25 mg氯丙嗪(国药准字:H45021019)。滴注完成30 min后患者应用循环式降温毯降温,保持肛门温度33~36℃。治疗2~5 h后进行复温,控制复温速度为1℃/4 h,持续至患者体温恢复正常[4]。

    1.3 观测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BI指数计量表、NIHSS评分计量表、GCS评分计量表检测患者的BI指数、NIHSS评分、GC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各自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治疗效果

    治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降低90%以上。显效:患者CSS评分降低46%以上。有效:患者CSS评分降低18%以上。无效:患者CSS评分降低18%以下。恶化:患者CSS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患者失去生命迹象。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5]。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BI指数、NIHSS评分、GCS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指数、NIHSS评分、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0.28、0.4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指数、GCS评分明显升高(t=22.57、17.69;16.54、13.85、16.32、10.97,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BI指数、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研究[6-8]其发病显示,患者发病后,其脑组织受到原发血肿的压迫,血液进入脑室,引发脑室系统阻塞和脑深部结构破坏,导致血脑屏障受阻、脑细胞受损。因此,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主要以及时清除血肿,加强对血肿周围组织的保护、减少脑组织损伤和恢复神经功能为关键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脑出血治疗术式之一,其主要治疗原理是是通过溶解、引流脑血肿,达到改善患者脑部微循环障碍、缺血,降低毒性物质对脑组织的损伤的目的。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较小、手术时间较短等优点,且微创技术多采用局麻麻醉,能有效避免全麻对患者脑组织造成损伤。因此,临床认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安全有效的。在该文结果中,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2.96±3.69)分、BI指数为(76.65±5.53)、GCS评分为(7.33±2.09)分、治疗有效率为52.31%,不良反应率为15.38%。但临床研究[9]显示,微创手术后,患者的血肿清除并不高,仍会有部分血肿存留产生一定的毒性损伤脑组织,而亚低温疗法能有效降低患者体温,进而控制患者的脑组织代谢,降低耗氧量、脑屏障通透性、血管性和细胞毒性脑水肿,抑制内源性有害因子的生成释放,减少钙内流。因此,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6.26±2.10)分、BI指数为(86.94±6.14)、GCS评分为(9.35±2.18)分,治疗有效率为72.31%,不良反应率为13.85%。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BI指数、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相对于单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更能保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更佳。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联合治疗安全性较高。结合张俊等[10]的研究,其结果显示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8.30%,低于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的治疗有效率83.30%;治疗30 d 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13.93分小于对照组患者的18.39分,BI指数85.63大于对照组患者的77.15。两组实验结果相近,提示该文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借鉴意义,且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确切显著,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利用。

    [参考文献]

    [1] 张旭东,张博,高龙澜,等.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干预时机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8):1266-1267.

    [2] 周利胜,陈光荣.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11):2276-2278.

    [3] 郝亮,习望,王海燕,等.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压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6,28(2):198-200.

    [4] 陈其钻,陈谦学,郭振涛,等.微创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Meta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3,20(1):30-33.

    [5] 杨东军.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7):80,83.

    [6] 宁红辉,李迪,李涛,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152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 30(24):16-17.

    [7] 徐会彬.亚低温疗法辅助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其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8(21):87-88.

    [8] 毕雪娇.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9(29):28.

    [9] 林俊杰.亚低温疗法辅助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4):456-457.

    [10] 张俊,谢仁龙.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加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2):225-227.

    (收稿日期:2016-11-23), http://www.100md.com(李磊 丁建军 遇旭东 王韶光 王克辉 徐清进 傅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