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7年第8期
编号:13064778
健康宿主马尔尼菲青霉菌病2例及文献复习(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5日 中外医疗 2017年第8期
     2 讨论

    2.1 病因及流行病学

    PM是300多种青霉菌中唯一的一种双向条件致病菌,其在25℃时呈菌丝相,而在37℃时呈酵母相。PM只有在酵母相时才有致病性。PM感染多见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患者,但也可见于免疫正常者[1]。Nittayananta[2]等认为吸入PM的分生孢子是PSM的致病途径。PM通过分生孢子表面的凝集素糖蛋白的唾液酸残基末端与肺部基底膜蛋白相结合,使PM的分生孢子与呼吸道组织紧密结合,导致肺部感染[3],并侵犯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竹鼠是PM的天然储库,目前被认为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感染源[4]。竹鼠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及我国南方两广(广西、广东)等地区,与PSM流行区域相符[5]。

    2.2 临床表现

    PSM常隐匿起病,临床上分为局限性和播散性感染两种类型,局限性感染多局限于肺部,临床表现与肺结核相似,常误诊为肺结核。播散性感染起病急,表现复杂,可累及肺、肝、骨、皮肤、淋巴结、消化道等脏器,表现为发热、咳嗽、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皮肤软疣样损害、脓肿形成、溶骨样破坏、腹痛、腹泻等。其中肺部是最先累及的器官[6]。经文献回顾,PSM常见临床表现发生率为发热(93%~98%)、贫血(75%~79%)、淋巴结肿大(52%~62%)、咳嗽(40%~50%)、皮肤损害(28%~71%)、溶骨损害(0%~4%)[7]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