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7年第8期
编号:13064776
开腹手术治疗肠粘连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5日 中外医疗 2017年第8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随机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0例,根据分别从急诊及普通门诊就医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对观察组55例,对照组25例。其中,对照组5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3~75岁,年龄平均(47.50±12.20)岁,病程2个月~3年,病程平均(44.67±15.36)周;既往手术史,阑尾切除史7例,胆囊切除4例,子宫切除3例,胃大部切除手术史6例,胆总管取石史5例。观察组55例,男27例,女28例,年龄22~78岁,年龄平均(50.21±8.95),病程1.5个月~4年,病程平均(49.12±22.60)周;既往手术史,阑尾切除史18例,胆囊切除16例,子宫切除8例,胃大部切除手术史7例,胆总管取石史6例。该次研究纳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慢性腹痛症状至少6个月;②既往腹部手术史;③对该次研究知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并完成研究且依从性较好的[4-5]。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55例观察组患者均通过急诊入院治疗,将常规减压后,禁食,建立静脉通路后补充适当液体,纠正患者体内酸碱及水电解质失衡状态。经全身麻醉、消毒后在原手术切口位置行开腹手术松解肠粘连,术中出血通过电凝方式止血,逐层缝合后关闭腹腔。25例对照组均为择期手术患者经门诊入院治疗,常规胃肠道减压,禁食,建立静脉通路后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状态,临床症状逐渐缓解,经常规入院检查后,入院3~5 d内经腹腔镜手术松解肠粘连:给予全身麻醉,经常规消毒后,在腹部原有切口旁6 cm处做一观察孔(直径1 cm)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