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7年第13期
编号:13052565
血清铜蓝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中的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5日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3期
     1.2 观察及试验方法

    收集3组的年龄、性别,检测其血清铜蓝蛋白、肝功能、凝血功能、血肌酐、甲胎蛋白,观察肝衰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状况(肺部感染、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铜蓝蛋白由美国贝克曼IMMAGE800特定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正常参考范围为220~580 mg/L。计算肝衰组患者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分值。MELD评分公式:MELD分值=3.8× ln(总胆红素mg/dL)+11.20× ln(INR)+9.6× ln(肌酐mg/dL)+6.4×病因(胆汁性或酒精性为0,其他为1)。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纳入肝衰组80例,男性6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3.1±11.4)岁;慢乙肝组80例,男性6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39.9±10.7)岁;健康组40名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