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7年第29期
编号:13219164
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原因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9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07:93,年龄范围在21~78岁,平均年龄为(43.76±3.17)岁。

    1.2 检验方法

    所有参与检验的患者,体检前不可进食,保持空腹12 h。使用不同的方法采集血液标本,包括稀释器、微量加样器以及血红蛋白吸管,空腹抽取静脉血液3 mL,抗凝剂选取EDTA-K,采用BC-6900全自动血球仪,对静脉血液进行处理分析[2]。仪器每天均进行室内质控检测,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将血液标本分时间段送检,并分别使用常温保存和冷藏保存。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标本放置时间长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采集样本后,将血液样本分批送检,分为立即检验、2 h内检验以及4 h时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