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7年第33期
编号:13212884
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上段食管癌性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25日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3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内科治疗的40例上段食管癌性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8.4±7.2)岁;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9.7±7.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上段食管癌性狭窄诊断标准,经X线或胃镜检查确诊;按吞咽障碍分类,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17例,Ⅳ级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吞咽困难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禁食12 h,均采用咽喉部局部麻醉,药用利多卡因胶浆,经胃镜再次确认病变位置、狭窄程度、长度,将导丝由活检孔经食管狭窄部位进入胃体,然后抽出,由导丝送入食管扩张条,将狭窄部位扩张至1.5 cm粗细,保留导丝,同时选择合适的支架转入支架释放器,接着导丝将支架释放器送进食管内部狭窄处,在内镜下慢慢释放后使支架自动展开,然后退出导丝及释放器;最后内镜下确认支架展开情况及位置,若位置不佳可经活检孔以手术钳控制金属支架纠正,确保支架覆盖阻塞段且不影响会咽部后,退出推送系统[2-3]。观察组置入14 mm支架,对照组置入16 mm支架。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根据吞咽功能分级计算改善率;记录两组有无胸骨后疼痛、支架移位/脱落、黑便、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