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7年第33期
编号:13212886
沙丁胺醇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25日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3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8个月~6岁,平均(3.17±0.44)岁;重度患儿3例,中度患儿26例,轻度患儿12例。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9个月~6岁,平均(3.06±0.38)岁;重度患儿3例,中度患儿25例,轻度患儿1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年龄<7岁;符合哮喘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2];两组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对沙丁胺醇过敏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氧疗、抗感染、化痰止咳、应用氨茶碱等,病情严重者静滴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20067261)5 mg/d,服药困难患儿可予以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国药准字H11021802)0.5 mL。

    1.3.2 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沙丁胺醇(国药准字H32021545)治疗雾化吸入沙丁胺醇0.5 mL+生理盐水2 mL,时间20 min,20次/d。两组均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肺啰音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