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在乳牙窦道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临床探讨(2)
方便选取于该院诊治的126例牙窦道型根尖周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3例,实验组有男33例,女30例,年龄3~11岁,平均(6.45±2.14)岁,共有患牙63颗,20颗为乳切牙,43颗为乳磨牙;对照组有男34例,女29例,年龄4~10岁,平均(6.17±2.05)岁,共有患牙63颗,23颗为乳切牙, 40颗为乳磨牙,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①排除根管内渗出物不可控的患儿。②排除牙齿间隙感染的患儿。③排除合并急性根尖周炎症状的患儿。④排除牙周与窦道相通的患儿。⑤排除无充足牙槽骨支持的患儿。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行X线检查,结果示患牙处于乳牙牙根稳定期。②从未行根管治疗,根管通畅的患儿。③近一周内,无抗生素应用史。1.2 方法
该次研究中实验组采用根管治疗一次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根管治疗多次法进行治疗,两组患儿所应用充填材料均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氢氧化钙粉及碘仿以2∶1的比例混合均匀,加入无菌生理盐水,调配成糊状)。
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行X线检查,以掌握根尖周组织以及其恒牙胚的发育情况。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方法进行准备,包括:去腐质、开髓、去除髓室和根管内的坏死牙髓,扩挫根管(一般扩大至30),3%过氧化氢溶液与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隔湿、干燥[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