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9年第26期
编号:13407182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对比(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15日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6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6.53±9.42)岁,体重49~78 kg,平均(63.52±11.24)kg。观察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6.67±9.54)岁,体重50~79 kg,平均(64.86±11.63)kg。该研究已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放疝修补术治疗,具体为:实施局部麻醉,确定手术范围,取斜形手术切口,长约5 cm,方向与腹股沟保持平行,逐层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寻找疝囊,当疝囊较大时,则实施横断,之后进行高位结扎,合理修建补片,并将其放置于精索后方,固定缝合耻骨膜、联合肌腱以及腹股沟韧带,加强腹壁。在确定手术完成后,采用纱布对切口进行24 h加压处理。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具体为:实施全身麻醉,指导患者取头低脚高体位,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补片置入操作如下:①戳孔:取10 mm脐孔为观察孔,于脐平面向下两层腹直肌外缘处各做操作孔,大小为5 mm。对于单侧疝者,可将健侧操作孔位置移动至脐下5 cm处。②切开腹膜:进入腹腔后,首先明确5条韧带位置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