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溶栓及支架植入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3)
2.3 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HCT、D- 二聚体值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病死率
观察组病死率(4.00%)低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肠系膜动脉的急性血循环障碍,导致肠管缺血坏死,临床上表现为血运性肠梗阻,其发病原因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其中以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较多见,栓塞主要来源于心脏,如心房纤颤、室壁瘤等。其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临床对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以及腹部CT增强或肠系膜动脉造影等检查,其误诊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因而需早期诊断,及早治疗。但该病一旦发病多为急重,外科处理相对棘手,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经导管溶栓及支架植入术逐渐应用于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