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验与检验医学》 > 2015年第3期
编号:1452385
5 6例儿童外周血幼稚样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5日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5年第3期
特发性,百分比,传染性,1材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赵理平,周传恩,崔娓,李科成,苏文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珠海519000)

    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是临床鉴别诊断感染性疾病、血液病等常用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方面,通过显微镜检查了解血细胞的质与量的改变,仍是直观、准确、可靠的重要方法[1]。当儿童外周血出现幼稚样淋巴细胞时常与病毒感染,恶性血液病等密切相关,现将56例患儿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门诊及住院儿童血涂片分析幼稚样(或异型)淋巴细胞的病例56例,年龄3月~7岁,其中3月~2岁15例,3岁~5岁16例,5岁~7岁25例。男38例,女 18 例,男:女=2.1:1。

    1.2 方法 常规消毒行外周血采集后制成血涂片,干燥固定,瑞氏染色,油镜下观察幼稚样淋巴细胞,并进行分类计数。

    1.3 幼稚样淋巴细胞是介于幼稚淋巴细胞与成熟淋巴细胞之间,形态多呈圆形卵圆形,比一般成熟淋巴细胞略大,胞浆丰富染浅兰色,无颗粒,胞核形态较规则偶有凹陷[2],核染色质质地介于原淋细胞与成熟淋巴细胞之间,为粒状或块状,核仁大多不清楚、偶隐约可见。见图1。

    幼稚型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大小不一,常偏大,胞浆量多,染深兰色,无或偶见颗粒,核多呈圆形、卵圆形亦不规则型可见凹陷,染色质细致均匀呈网状或条索状,偶见核仁[3]。见图2。

    2 结果

    56例患儿外周血血象结果结合骨髓细胞学、染色体核型分析,融合基因检测、EB-VCA-IgM检查、病理影像学等资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