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果实类 > 栀子
编号:13632105
栀子清泄三焦之释义(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健康忠告》 20151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中药栀子(Fructus Gardeniae)来源于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李时珍:“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作栀。”栀子性,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卮子:清气凉血,散三焦火郁之药也,朱溪丹[2]。”纵观历代有关中药的记载,栀子是为数众多的清热药中唯一一味有着清泄三焦功效的药物。自古以来,人们运用栀子的苦、寒药性来治疗三焦湿、热症候。栀子清泄三焦之说,便是人们在数千年来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栀子的苦、寒药性与它清泄三焦的功效的联系,又是在临床的运用中不断地得以发展和延伸的。现代医学研究结果从不同的角度对栀子清泄三焦的功效加以佐证,从而更加丰富了栀子清泄三焦的意义。本文探讨了栀子的药性特点以及其清泻三焦的作用特点,进而提出作者对栀子清泄三焦之说的些微见解。

    1概述三焦的内涵

    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三焦的概念是在《内经》[3]中首次被提出的:“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指出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三焦的功能为通行元气,运行水谷,运行水液。由于《内经》对三焦的某些具体概念的论述并不明确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