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伏邪瘟疫与艾滋病
邪气,温病,1瘟疫理论的提出,2伏邪,3伏邪瘟疫与艾滋病,1艾滋病具有瘟疫性质,2艾滋病具有伏邪致病特征,4小结
陈珊珊 危剑安瘟疫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够引起较大范围流行的一类疾病。“疫”,早在东汉之前就已提出,在《说文解字》中有明确记载:“疫,民皆疾也。”在继承了热病、伤寒学说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对大量病症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后总结凝练形成了瘟疫学说。该学说的建立以《温疫论》的成书为标志,不仅开创了瘟疫辨证治疗的新领域,而且为此后的温病学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 瘟疫理论的提出
瘟疫的致病原因是疫气,这与前人一贯推崇的六淫致病学说有所不同,它是吴又可《温疫论》中提出的,该说对外感热病的病因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到:“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厉气。”首次指出了疫病病因出于六气之外。此外,他还在文中进一步阐释了六气致病说的局限性,“刘河间作《病原式》,盖视五运六气,百病皆原于风、寒、暑、湿、燥、火,谓无出其此六气为病,而不知杂气为病,更多于六气为病者百倍,良以六气为限,现在可测,杂气无穷,茫然不可测也。专务六气,焉能包括天下之病欤?”最后吴又可明确了疫病致病原因,《温疫论·自序》云:“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至此,疫病彻底摆脱了《素问》以来的传统六淫病因学说,疫气致病为后世温病学家所推崇。然而,也正是“疫气致病”与现代医学微生物致病最为接近,它可以说是当时最为先进的病原学说。“疫气”并不是不可琢磨的东西,它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物质。吴又可说:“夫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气即是物,物即是气。知气可以制物,则知物可以制气矣。夫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所以尽管“疫气”非风非寒,非暑非湿,没有中医药性学说中的四气五味,却仍然可以用药物“制气”,达到治疗的目的[1]。
2 伏邪
伏,是隐藏、潜伏之意。中医传统理论认为,伏邪是指人体外感后当时并不立即发病,而是伏藏于体内逾时而发的一种邪气。新感者,感受当时之邪,即时而发。温病分为伏邪与新感两大类别始于宋代郭雍的《伤寒补亡论》[2],书中提到:“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此时已经对温病两种发病情况——冬寒内伏后发和当季新感而发,有了初步的认识。
《素问·金匮真言论》:“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说明了在冬不藏精的情况之下,寒邪伏于体内,至春发为温病。至王叔和时,也有对寒邪伏而发病的描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3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