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环球中医药》 > 2011年第1期
编号:1421271
中医药英译时“音译”问题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1日 环球中医药 2011年第1期
英译中,注音,1中医药英译中“音译”问题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2翻译理论中对音译方法的界定,1词汇空缺(lexicalgap)现象,2翻译研究中对“音译”方法的界定,3中医药英译中使用汉语拼音的理论界定,使用原则和书写方法探讨,1所
     王继慧

    近年来,对中医药典籍以及其中名词术语的英译探讨日益广泛和深入。在各种研究翻译方法的文献中,“音译法”是一种很是常见的处理手法。很多译者都将“音译”作为翻译过程中直译和意译的有效补充进行运用。如对于一些英语中没有现成对应词语的汉语词汇,译者或研究者往往会使用该词的汉语拼音作为英语译文,这种翻译现象十分普遍。那么,对这种翻译方法的使用状况、使用理据及使用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必然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医药英译中“音译”问题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于中医药英译时“音译”问题的研究,在最近的很多文献中都有提及。首先,提倡使用“音译”的研究十分活跃。程建军[1]指出,难以用英语表达的古代哲学术语和中医特有的术语可直接用汉语拼音表达,即用音译法。邓曼等[2]在研究中医术语“证”的译法时,谈到在国内中医杂志和译著中,汉语拼音译法是目前常见的译法之一,其中大多还会在随后的括号内用英文予以补注。方廷钰[3]认为,在英译中,中药“方剂名按中国药典使用汉语拼音,不用意译”。张登峰[4]提出,音译是翻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巧,在翻译个别语义笼统模糊、内涵复杂的特殊中医病症名称时,音译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例如“阴阳”、“气”等词的翻译。钟晓红[5]认为,“要使中医特有概念在译语中保持其特有的内涵,音译恐怕是唯一可行之法”。余文海[6]指出,“音译在医学英语中占有很大比例,许多以人名、地名命名的疾病、症状、体征、微生物、药品的商品名以及检验方法和诊治方法等,几乎都用音译的方法处理。”但余文海[7]后来指出,应将音译“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能用意译的就不用汉语拼音”。康广盛等[8]研究认为,中医药中有特殊含义的方剂名称英译时可采用拼音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如白虎汤可译为Bai Hu Tang (Decoction for Eliminating Heat),右归丸可译为You Gui Wan (Bolus for Reinforcing Kidney-yang)等。李静[9]研究认为,对于中医理论中特有的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含义抽象而无法用英语作简略解释的名词术语和所有针灸穴位和经络名称,在译作中要体现出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思维模式,可以采用音译法。

    同时,也有不少论者对音译的使用提出了各种质疑。魏逎杰等[10]提出,仅使用汉语拼音使不会讲汉语的外国读者难以理解,所以,应该在汉语拼音之后附上汉语术语的英文释义。陈保荣[11]指出,“音译不能见明词义”,“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把中医术语全部译成汉语拼音”。李毅[12]认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4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