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环球中医药》 > 2016年第12期
编号:1419539
中医辨治不明原因发热1例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2日 环球中医药 2016年第12期
癌性,病因,体温,1病历摘要,2讨论
     鲁玉 赵远红

    ·医案析评·

    中医辨治不明原因发热1例

    鲁玉 赵远红

    以1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就诊过程的周折及诊治病愈的经历,阐述中医临证的诊疗优势。通过回顾导师“间断发热”验案,反思临床诊疗思维的惯性,体会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查阅相关中西医文献进行复习整理。临床中医诊治重视病史挖掘,辨证为少阳湿热证,本案经治三诊疗效满意。中医更重辨证,西医但求审因,梳理学习西医发病因素与机制,归纳中西医诊疗共识,为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见解。

    发热; 病因不明; 中医诊疗; 优势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015年9月15日初诊。因“间断发热一月余”就诊,自述最高体温39.7℃,并无规律,诊前各项相关检查(包括免疫全项、布氏杆菌、外斐氏反应、肥达氏反应、颅脑核磁、全腹CT、胸CT、生化全项、防癌五项、PET-CT等)均未有异常提示,为求缓解病情,此期间不定期自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但仍发热反复。就诊前两天于市某医院急诊肌注地塞米松5 mL后,体温自38.9℃降至36.8℃,次日发热又现。

    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未规律用药。否认其他病史。刻下:身热起伏(最高39.4℃),倦怠乏力,面垢自汗,纳少,寐欠安,大便不爽。舌尖红,苔薄黄腻,脉滑细数。患者已辗转1月余,病情缠绵反复,西医诊断:不明原因发热。中医诊断:内伤发热,辨为少阳湿热证。处方:青蒿后下30 g、黄芩10 g、清半夏10 g、竹茹10 g、碧玉散20 g、炒枳壳20 g、陈皮10 g、黄连10 g、干姜6 g、党参30 g、生牡蛎先煎20 g、桂枝10 g、白芍15 g、炙甘草12 g、白茅根30 g、焦栀子20 g,7剂,加入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200 mL/次,每天2次。

    2015年9月21日二诊:服药后前症向善,纳食增,寐尚安,仍于每天午后3点至晚12点自觉恶寒发热,最高体温为38℃,大便成形,两天一行,苔腻浊。以药助湿化热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