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环球中医药》 > 2020年第2期
编号:1418988
基于“新八纲”理论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辨治思路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0日 环球中医药 2020年第2期
病位,脏腑,1“新八纲”理论内涵与源流,1基于脾胃病的“新八纲”理论内涵,2“新八纲”与传统八纲辨证,2“新八纲”理论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具体应用,1临证思路,2脏腑定位,3补虚泻实,4调气活血,5调燮寒热,3总结
     谢璟仪 张丽颖 车慧 尹晓岚 王凤云 唐旭东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及巴雷特食管三种临床亚型。GERD 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亚洲国家发病率逐年上升[2]。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主的治疗存在非糜烂性反流病、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抑酸治疗效果差及症状重叠等治疗难点[3]。

    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食管和胃,与肝、胆、脾、胃等脏腑关系密切,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上犯食管[4]。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石,而临证时患者临床表现往往较为复杂,传统的八纲辨证已不能满足临床辨证的需求。“新八纲”即“脏腑、虚实、气血、寒热”,是基于董建华院士“通降论”学术思想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创建的,具有脾胃病辨证特色的辨证纲要,为脾胃病的诊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学指导,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现将基于脾胃病的“新八纲”理论内涵及其在GERD辨证论治中的具体应用介绍如下。

    1 “新八纲”理论内涵与源流

    1.1 基于脾胃病的“新八纲”理论内涵

    1.1.1 辨脏腑 脏腑辨证是中医内科常用的辨证方法,早在《灵枢·本神》中即提出“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后世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亦指出:“脏腑各有所主,各有经脉……业医不知脏腑,则病原莫辨,用药无方。”基于脏腑各自的功能特点和生克制化规律,辨脏腑时须注意脏腑的特异性,不可混为一谈,同时兼顾脏腑之间的关联性,明确标本主次。疾病初期,胃腑受邪,胃气壅滞,久而胃病及脾,脾胃合病,此时病位仅限于脾胃,即“胃本腑自病、胃病及脾”,为脾胃系疾病病位的第一个层次。肝、胆、肺、心等脏腑与脾胃关系密切,均可与脾胃相互影响而变生他证,根据脾胃与他脏的传变关系,脾胃系疾病的病位又可分为“胃(脾)病及他脏”及“他脏及胃(脾)”两个层次。根据以上三个病位层次特点,又可将脾胃病的治法分为单纯治胃法、脾胃合治法、从他脏他腑调治脾胃法三类。因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3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