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环球中医药》 > 2020年第10期
编号:1418613
国医大师李士懋辨治背痛经验探微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0日 环球中医药 2020年第10期
教授,患者,1背痛的认识,2背痛证治,1气滞血瘀背痛案,2外感风湿背痛案,3大气下陷背痛案,4中气不足背痛案,5肝肾不足背痛案,3总结
     刘签兴

    背痛,是指大椎穴以下、腰以上的部位因某种原因引起疼痛不适的一种临床常见症状,与背困、背沉等背部酸楚不适症状有轻重之别,可出现在多种疾病之中[1]。临床上,背痛一症治疗困难、疗程较长且易复发,使其成为现代社会难以医治的痼疾,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在50余年的中医教学、临床工作中,坚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诊治疾病尤重脉诊,在背痛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笔者有幸侍诊李士懋教授左右,兹总结其平脉辨治背痛临床经验如下。

    1 背痛的认识

    背痛,最早记录于《黄帝内经》,认为其属“风厥”,发病与心、肺、肝、胃等有关。《素问·阴阳别论篇》中说:“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呛善欠,名曰‘风厥’。”《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中说:“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篇》中则有“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和“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的记载,详细论述胸痹患者出现的背痛症状。至明清时代,对背痛的论述更加详尽。明代张三锡在《医学六要》中说:“背痛,肥人多痰,年高必用人捶而痛快者属虚,除湿化痰,兼补脾肾。醉饱后多痛欲捶,是脾不运而湿热作楚也,须节饮。瘦人多是血少阴虚,亦不禁酒及浓味而然……背痛须加羌活、防风引经,肥人少佐附子。”明言痰湿、湿热、血虚均可致背痛,并列出羌活、防风为引经要药。《类证治裁·肩背手臂痛论治》则言:“盖肩背为太阳经所循,又为肺脏分域,凡太阳经及肺俞为病,固足致痛,而肾气逆攻,亦足致痛焉。”《医宗金鉴》则辨证更为详细:“太阳经风湿肩背痛,兼气郁滞痛者,则常常作痛。气虚郁痛者,则时止时痛。血虚郁痛者,则夜甚时止。血瘀郁痛者,则夜痛不止。风气郁盛者,痛则项背强。湿气郁甚者,痛则肩背重。痰风凝郁者,痛则呕眩。”至此,诸家之论已勾勒出背痛辨证的大体轮廓,即虚实皆可有之,五脏亦可有之。

    李士懋教授遍览岐黄奥旨,撷取历代开明之论,并结合自己临床治验,认为因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均循行经过背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当经脉出现循行受阻,就会表现出背部的酸麻疼痛等不适;又因中医认为,胸为阴,背为阳,胸中之气不足,难以支撑大气旋转,亦会影响背部气机;至若痰湿、瘀血、寒湿等邪气侵袭人体,滞涩背阳之敷布,均会出现背痛。且在背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气血、阴阳、正邪、虚实可以在不同阶段发生不同变化,而非经络不通、阳气失养等一词一语可概全貌。故医者临证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5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