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环球中医药》 > 2023年第6期
编号:608082
基于厥阴寒热错杂理论探讨乌梅丸类方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23年3月17日 环球中医药 2023年第6期
温阳,1“厥阴寒热错杂”理论辨析,2肝阳虚,肝气郁,相火妄动是BD的核心病机,1肝阳虚,则抑郁见,2气郁化火,阴虚火旺,则躁狂生,3虚火外盛,里阳益衰,寒热转化,终成循环,3温阳滋阴,清火开郁是BD
     孙一焱 赵雷勇 吴宏赟 彭伟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同病率等特点[1-2],其终生患病率为0.16%~2.19%,双相Ⅰ型障碍约为1.06%,双相Ⅱ型障碍约为1.57%[3],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锂是BD维持治疗的有效药物[4],急性躁狂和轻度躁狂主要选用抗精神病药物或情绪稳定剂治疗,而急性抑郁发作的患者因不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抗抑郁药物的使用范围受限。目前,中医学辨治BD多从肝郁、痰火的角度入手,以气、痰、火之盛衰演变分析BD的病机变化[5-7],却忽略了临床部分BD患者的病机中存在本虚的内因,仍以泻法治之,导致重虚而其病益甚。本文从厥阴入手,基于厥阴寒热错杂理论以肝阳虚为本,从整体、动态的角度探讨BD的病因病机,并选用乌梅丸类方进行分期治疗,以期为治疗BD提供新的思路。

    1 “厥阴寒热错杂”理论辨析

    对于厥阴病的病机各医家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寒热错杂、上热下寒”是大部分医家认可的解释,但对寒热真假及其对应部位和脏腑的理解略有偏差。黄煌教授认为厥阴病寒热错杂,寒在脾胃,热在胸中,“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又“饥而不欲食”,突出肝气郁结,风火上扰又见脾胃虚弱之证[8]。肖相如教授[9]认为厥阴病“阴阳气不相顺接”,其病机为上热下寒,上有肝火上扰,下有脾气虚寒。然笔者更倾向于李士懋教授的观点,认为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本质是肝阳虚[10],在阳虚脏寒的基础上,又有相火内郁化热,就形成了寒热错杂之证[11]。伤寒三阴病篇中,太阴归于脾肺,少阴归于心肾,厥阴当归于肝。《医宗金鉴》中云“厥阴者,阴尽阳生之脏”,肝之阳气,乃春生少阳之气,始萌而未盛,将养失宜、寒邪侵袭或药物损伤皆可戕伐肝始萌之阳进而导致肝阳虚衰,朱良春教授亦指出“肝阴肝血虽多不足之证,肝阳肝气亦有用怯之时”,故肝阳虚证临床上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忽视。

    肝体阴而用阳,生理情况下,肝血内藏以养肝之体,肝气外达以行疏泄之用,二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若肝血不足,则肝体失养无以助肝之用,若肝用不展,亦可伤及肝体[12]。因此,若肝阳不足,一方面可生内寒,见面色、爪甲青紫,畏寒肢冷,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另一方面会导致肝失其用,失于疏泄条达,致肝气郁滞,气郁则肝中相火不能随君火达于周身,郁积于内,久而化热,成相火内动之势,同时耗伤阴血,损及肝体,致虚阳浮越于上,终见心烦急躁、消渴、饥而不欲食等寒热错杂之症,厥阴寒热之盛衰变化与BD抑郁与躁狂的交替发作的病机相吻合,可作为BD辨证分析的理论依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0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