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2021年第7期
编号:165550
化学发光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雌激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21年2月1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7期
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骆小娟,陈辉,余丽梅

    作者单位: 524000 广东省湛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骆小娟、余丽梅),肿瘤科(陈辉)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类型,占原发性肺癌的80%~85%[1]。目前手术仍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术后5年生存率仍低于50%[1]。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阶段,临床预后差[2]。非小细胞肺癌的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多不典型,断层扫描、磁共振、蛋白质标志物检测等手段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中已较成熟,但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仍存在敏感性和特异性不足[3]。病理学检查是当前临床确诊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医疗设备限制和患者因素,取材较困难,反复获取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创伤[4]。肿瘤血清学标记物在肿瘤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获得较为一致的肯定,由于其取材便捷、创伤小、成本低廉等,已广泛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断[5]。肿瘤标志物雌激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用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该2项指标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也是评估患者临床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5]。然而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特异性需采取多种检测方法反复加以验证[6]。本研究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雌激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预后,以期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预后评估提供可借鉴研究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2016年1月-2017年11月在广东省湛江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