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2021年第33期
编号:160341
中枢健患双侧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月24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33期
评定量表,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梁攀,李婧,朱伟群,李启秀,周龙

    中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病机制是主要因脉络瘀阻、气血不畅导致,患者易出现运动障碍、偏身麻木等现象[1]。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西医发病机制为肌张力升高,中枢运动神经元出现损伤所导致[2]。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是患者出现肢体障碍及生活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多采用药物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并有功能性电刺激、手术解除病因等治疗方式,但总体治疗效果不佳,且不良反应较多。研究表明,采用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期患者的下肢痉挛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同时中枢健、患双侧针刺治疗围绕神经中枢区域取穴,通过双侧神经司控的特性,促进脑功能的代偿和重组作用。与常规针灸治疗相比,中枢健、患双侧针刺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佳[1-2]。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枢健患双侧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纳入与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3]中的脑出血、脑梗死诊断标准,其中脑出血为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经实验室检查如TCD、MRI 等确诊。脑梗死:经CT、MRI 检查确诊。(2)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风诊断疗效评价标准(试行)》中的中风诊断标准[4]:主症:偏瘫、神识魂蒙、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共济失调等。纳入标准:(1)年龄>35 岁;(2)依从性较高;(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其他疾病导致的肌痉挛或运动障碍患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