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
伤害性,感受器,敏化,1儿童疼痛的分类,2儿童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3儿童慢性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4儿童疼痛的评估,5儿童慢性疼痛常用的治疗方法,6小结
刘小冬,赵娟妮作者单位:421002 湖南省衡阳市,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二医院(刘小冬)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娟妮)
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婴儿无交流能力,但仍具有疼痛体验和缓解疼痛的需求。人类从胎儿期开始感知疼痛的中枢、末梢、传导系统就已形成并具备功能,与年长儿相比,新生儿对疼痛更敏感。新生儿受到反复疼痛刺激可导致痛觉过敏,在儿童时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等[1]。
1 儿童疼痛的分类
儿童疼痛分类与成人相同,根据疼痛持续时间及损伤组织愈合时间可将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是与组织损伤、炎性反应或疾病过程相关的、持续时间较短(通常<3个月)的一种疼痛类型。慢性疼痛是指组织损伤痊愈后依然持续存在或持续时间3~6个月甚至更久的疼痛类型[1]。小儿发生慢性疼痛的类型主要为:腹痛、头痛、腰背痛、肌肉骨骼痛、纤维肌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症相关性疼痛[2]。小儿慢性疼痛以癌性疼痛多见,癌性疼痛强度通常与疾病受累的程度相关。疼痛类型主要取决于肿瘤位置或治疗方法。有时肿瘤会侵入其他区域并引起进一步疼痛。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往往与治疗方式或并发症有关[3]。
2 儿童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
患慢性疼痛的儿童人群中,头痛占8%~83%,腹痛占4%~53%,背部痛占14%~24%,骨骼肌肉痛占4%~40%,混合痛占4%~49%,其他类型疼痛占5%~88%。女孩疼痛发生率高于男孩。随着年龄的增长,疼痛的类型越复杂。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疼痛发生概率越高,尤其是头痛[4-5]。
3 儿童慢性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
疼痛的传导通路是,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接受到外界的机械、冷、热或化学性刺激后,能将这些不同形式的刺激转化为电信号,引起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兴奋,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或神经肽P物质,作用于脊髓背角的投射神经元或中间神经元,经过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信息整合后,经脊髓丘脑束上传至丘脑,最终投射至大脑皮层感觉区,产生痛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