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2024年第5期
编号:259754
半夏白术天麻加减方联合眩晕宁治疗痰浊中阻型脑缺血眩晕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24年3月6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5期
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李玲

    作者单位: 733000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药学部

    脑缺血眩晕是因为椎基底动脉血供减少所致,属于一种后循环缺血,在现代临床中普遍多见,以头晕目眩为典型特征,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较重[1]。抗血小板聚集、脑血管扩张及抗凝治疗等措施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针对性不足,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中医学认为脑缺血眩晕属于“头痛”“眩晕”等疾病范畴,多见于痰浊中阻证型,是因为饮酒过度、暴饮暴食、摄入过多肥甘厚腻之物,久而久之,导致脾胃受损,以致于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水湿内停、痰浊内生、上蒙清窍、阻遏清阳所致[2]。故而多主张化痰除瘀、疏通脉络、健脾和胃之治疗原则。眩晕宁是控制眩晕症状的常用药,但长期单一应用效果差[3]。半夏白术天麻加减方具有健脾祛湿、燥湿化痰、祛痰熄风之功效,适用于风痰上扰证[4]。故而本研究基于辨证规律,根据脑缺血眩晕的病理机制,采用半夏白术天麻加减方联合眩晕宁治疗痰浊中阻型脑缺血眩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武威市凉州医院收治的痰浊中阻型脑缺血眩晕患者70例,按照红蓝双色球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联合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49±8.99)岁;平均病程(12.95±4.56)d。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65.46±8.92)岁;平均病程(12.96±4.54)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诊断标准:根据《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5]、《中医内科学》[6]提出的诊断标准,结合头颅磁共振、CT、查体结果,确诊为痰浊中阻证脑缺血眩晕,视物旋转,头重昏蒙,伴恶心、胸闷,舌质淡,苔白,脉濡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