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市场化资源配置难题
经过30年的市场化卫生资源配置过程,目前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呈现倒三角形:80%的卫生资源基本集中在城市,城市中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医院,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卫生资源相当有限。相对人类无限的医疗需要而言,可利用的卫生资源有限,所以必须考虑如何合理配置。
卫生资源配置需要坚持公平但不平均的原则。各地对卫生资源的需求量,取决于此地的卫生资源缺口。要想做到资源配置的公平,必须准确测算各地卫生资源的实际需要量。这在计划经济时代不存在问题,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资源需求无法测算,只能依靠供方感知的信息。
如果把资源需要的测算变成卫生服务供方和患者间的一种感知。这种感知无疑会极大扭曲真实的需要量。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支付能力不断诱导新的服务需求,从而导致资源配置失衡。这就需要政府通过调控以保证患者得到一个相对公平的服务。有四个办法:
第一,控制感知者数量,要将医生从不必要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大量增加辅助人员数量。第二,强行配置资源,同时落实补贴和荣誉配套措施。第三,建立单一支付者制度。比如上海医疗保险已经执行了总额预付,以此重回医疗资源自上而下的配置规则。第四,等待人口和经济增长到临界值。2005年前,上海三级医院主要集中在市区,市郊公众难以获得同等的优质医疗服务。如果在郊区配一所三级医院,人口的支付能力不足以支撑三级医院发展。2010年后,上海开始将市区人口、外来人口导入郊区,这就为郊区县建设高水平医院提供了人口基础。
目前,上海郊区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支付能力大大加强。在此背景下,上海提出了“5+3+1”工程,在郊区县设置三级医院。三级医院的服务范围从原先的20%扩大到接近50%。但这仍未改变卫生资源集中在市区的趋势。卫生资源的积聚效应仍然存在,这需要卫生资源研究者和和规划者继续研究加大对卫生资源配置的课题研究。, http://www.100md.com(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