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绩改波澜(1)
面对一刀切的绩效工资改革,医疗机构因面向市场、背靠事業单位的复杂属性而陷入尴尬的境地。按照原定计划表,国家事業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本应于2010年1月起实施,但相关政策的缺位放缓了改革开始的脚步。2011年初,国务院正式下发《分类推进事業单位工资改革实施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4000多万事業单位职工的收入分配方式将发生变化,属于公益二类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也在绩效工资改革之列(见图1)。
在2012年1月初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宁波市卫生局局长张乐鸣提出,宁波已于2011年初在全市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卫生事業单位全面开展绩效工资改革,但实施一年以来非但未实现提高员工积极性的改革初衷,反而造成了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懒汉、养庸人”的现状。
更让张乐鸣担心的是,在浙江全省先行一步的宁波,已将事業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前沿阵地推向全市所有事業单位,这其中包括了宁波市市属大型医疗机构。“从基层实施的情况来看,此次绩效工资改革会严重挫伤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定意义上是回到了大锅饭时代。”对于这项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张乐鸣毫不讳言。绩效新算法
国务院推行事業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目的在于规范长期以来混乱的事業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其中规范津贴补贴、建立保障公平效率的长效激励机制,则是改革的两项重点工作。审批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任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