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3年第1期
编号:13174085
全球化贸易致命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3年第1期
     2012年10月2日,一位英国游客从阿富汗飞回英国格拉斯哥市。当天,他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几个小时后,他被诊断为克里木刚果出血热。尽管这位患者马上由军运飞机送至伦敦的一家隔离医院进行救治。但是,不到24个小时,他已经死亡。

    若在十几年前,一两位游客从异乡回国后死亡的消息,根本算不上什么新闻。但是2003年SARS的爆发给全球留下的恐惧实在难以磨灭,以至于现在任何潜在的传染病威胁,都会被“放到放大镜下研究个彻底”。

    SARS广泛传播的一大原因在于全球化的发展,牛津大学维尔康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马克·哈里森在其新书《传染:贸易如何传播疾病》中,便是从这个角度描述传染病的编年史。

    “我们坚信现代医学发展与公共卫生战略能够保护我们免受严重传染病的危害,并从这一信念中聊以自慰,但事实上这一信念却毫无基础。”哈里森在书中感慨。他研究了现代史中贸易与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指出,几个世纪以来,贸易已经成为疾病在全球不同地方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如今尤其如此。“在当前全球化的世界中,商品与病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流通。”

    “隔离检疫成为关税的另一代名词。”哈里森在开篇中如此陈述。

    带着一种学者的审慎态度,他从12世纪的欧洲一直讲到全球化发展的20世纪。在展示隔离检疫不断演化的同时,他也表明,贸易与疾病的联系早已存在。

    早在老鼠被认为是黑死病的载体之前,贸易与黑死病之间的联系已经存在,首个隔离检疫正是在此后不久出现的。在17世纪60年代,瘟疫肆虐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时候,欧洲国家采用了针锋相对的隔离检疫手段来阻拦竞争对手,从商人手中牟利,让贸易合作伙伴安心,并惩罚那些对本国进行隔离检疫的其他国家。

    随着自由贸易浪潮在19世纪中期的兴起,隔离检疫也开始出现松动。哈里森在书中讲述,一系列的国际会议以及另一场瘟疫的袭击,促使首个国际卫生法规在1907年诞生,其主要目标就是解决贸易难题。大西洋两岸的国家逐渐采用更加完善的疾病监测工作和更加主动的防御机制来替代隔离检疫。

    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在评述该书时指出,现行的隔离检疫规则仍然难免受到政治化的影响。尽管哈里森在全书中对此着墨不多,但其中一些论述却极具启发性。

    例如在“生物安全”方面,各国政府对诸如H5N1禽流感和疯牛病等疾病通常采取防御性的反应,不仅阻断双边贸易,还扰乱了国际市场。实际上,对疾病的恐慌,仍然能够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百试不爽的有利掩护。, http://www.100md.com(张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