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3年第2期
编号:13173075
健保冲击波(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3年第2期
     在多种合力的辅助作用下,全民健保这一当局主导的需方代言人,几乎彻底地改写了岛内的医疗生态。

    1995年伊始,由于整合了原有的各种综合保险体系,全民健保逐渐成为覆盖岛内全体民众、统一医疗给付方式、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一化医疗保险体系。

    全民健保的成立,不啻为几千万岛内民众的福音,也为台湾地区迎来了世界性的声誉。

    不仅如此,全民健保从无到有的崛起,也极大地撼动了岛内的医疗机构这一供方体系。

    在多种合力的辅助作用下,全民健保这一当局主导的需方代言人,几乎彻底地改写了岛内的医疗生态。

    “从黄金十年到黑暗困境。”在2012年11月24日厦门的第六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台湾财团法人医院评鉴暨医疗品质策进会执行长李伟强接受《中国医院院长》记者采访时,一语惊人。
, http://www.100md.com
    言简意赅的话语,精确地概括了台湾医疗行业与健保之间十余年的恩恩怨怨,让人感喟不已。

    分化与合作

    全民健保的成立,解决的是大多数民众看病缺钱之虞,然而去何处看病,以及如何实现就医的可及性,这又是另一回事。解决这个难题的是另一项制度设计——医疗网的规划。

    在台湾医疗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先有医疗体系的改革,然后才有健保的诞生。”可往往事情就是这么吊诡,作为后起之秀的健保,其强势崛起却对数量庞大的医疗机构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洗牌。

    20世纪60年代,台湾岛内的医疗院所以如下三种类型为主:一是公立医院,以台大及各市立医院为主,数量占据了70%;二是教会医院,多为国外教会捐赠而设立,新楼、马偕、彰化基督教医院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三是私人小医院及诊所,为开业医师个人所有,其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小。
, 百拇医药
    进入1970年代,由于岛内经济快速成长,民众对医疗的需求日趋旺盛,出现了典型的供需失衡格局。加之美国医院大量招募国外医师,岛内的医师人才流失严重,台湾大学医学系的毕业生几乎80%都流向了国外。

    在1975~1995年的20年问,供需失衡的状态得到了很大改善。伴随着民间财力的逐渐壮大,他们纷纷成立医疗财团法人,协助政府参与发展医疗事业,长庚、国泰、慈济、彰基、奇美等医院,都是在这一阶段成立的。此后,私立医院无论是在规模、营业额方面都超过了公立医院,彻底改变了台湾医疗界的状况。

    引导公私合作,台湾当局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尤其是在1980年代,针对一些地方医院过多、另一些地方又缺少医院的局面,台湾当局提出了“医疗网”计划,以此促进医疗院所的分布趋向均衡,最终保证了每个乡镇都有一家卫生所。

    为了吸引社会资本加入贫困地区的医疗网计划,台湾当局使尽了浑身解数,诸如为前者提供低息贷款、将建成的卫生所交给标价最低的社会承包方运营、高额奖励离岛服务的医生……
, 百拇医药
    经过多年的经营,一张由医学中心、区域医院、地区医院及基层诊所构成的、遍布城乡的立体化网络框架织就而成,大大解决了民众“看病难”的隐忧,奠定了全民健保购买服务的网络基础。

    1995年,众多的医疗院所陆续开始与新成立的健保签约,成为后者的协议医院。据“健保局”早先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健保签约的医疗院所达到了18829家,占据台湾地区医疗院所总数的91.87%,另有特约药店4080家,居家照护、专门性医院等医疗机构863家。健保的影响与实力从中可见一斑。

    对众多的医疗院所而言,在享受健保慷慨一面的同时,它们也时刻感受到健保日益严苛的另一面。

    十几年来,囿于民怨的反弹,健保的保费只进行过两次的微调。越来越难以弥补的财务黑洞,最后都被健保采取“乾坤大挪移”的方式转移到医疗院所,让后者慢慢消化。

    更为严峻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岛内民众的疾病不断复杂,老年化倾向也日趋激烈。另外民众对新型医疗技术的应用充满迫切需求。而所有这一切的矛盾又再一次被健保进行转嫁,众多的医疗院所顿时觉得苦不堪言。
, 百拇医药
    “健保最近几年的成长率大概是4%,但是这4%中,有3%是被人口老年化消化掉了。因此,所有医院的利润也只有1%。”曾任“行政院卫生署”副署长、现任台湾医院协会理事长杨汉湶为《中国医院院长》记者算了这样的一笔帐。

    因为利润太过微薄,甚至薄到一些医院不得不倒闭,医疗院所正式进入大洗牌时期。

    “因为薄利,所以服务量必须足够大才能支持成本。而100张床以下的基层医院,如今在台湾很难经营。最终,台湾就会出现大医院很大、小医院基本萎缩掉的现象。”在接受国内某家媒体的采访时,台湾“卫生署疾病管制局”中区传染病防治医疗网指挥官、台中市政府市政顾问王任贤解释了台湾医疗院所两极分化的原因。

    基层医院面临的萎缩与崩盘,这完全不是危言耸听,从一个案例就可以窥探一二:曾经有岛内的一位民众在一家小医院的门口被车撞倒。送进这家小医院后,被告知救治不了。因为医院里面设备简陋,医生也处理不了。无奈之下,只有就近转移到一家大医院。
, 百拇医药
    当然,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洗牌中也孕育着新生的机会。随着健保的紧箍咒越念越紧,按人计酬的支付方式的试点与推进,以及“卫生署”下属的另一个机构——国民健康局预防健康基金的引导,使很多的医疗机构开始酝酿从疾病治疗向健康促进转轨,谋求医疗机构与地区医院乃至诊所问的分工协作。一系列的试点正开始如火如荼地上演。

    品质为王

    正所谓“严寒知高洁”,那些历经健保的洗牌而犹能生存下来的医疗机构,其运营自有不凡之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秘诀,应该就是不懈追求医疗品质的提升。

    这一点,去台湾参观过的大陆医院管理者应该最有发言权了。岛内医院无尽的精细化管理和人文化服务的创意与细节,让亲历者们一次次的啧啧称叹,也一次次的深受震撼。

    细究台湾医院管理者倾心品质管理的缘由,其实不胜枚举,诸如健保制度设计上的“资金跟着患者走”的原则、多元化办医的竞争环境、岛内民众一张“健保IC卡”打遍天下的就医习惯、台湾财团法人医院评鉴暨医疗品质策进会(下称“医策会”)的评鉴制度等等。但是毫无疑问,健保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他的各种因素犹如万川入海,形成挤压医疗院所的外部合力,迫使后者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医疗品质的持续改善与提升上。, 百拇医药(汪兆平)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