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3年第8期
编号:13167056
全球关注中国H7N9防控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3年第8期
     专家提醒,2003年荷兰爆发H7亚型禽流感时,曾出现有条件限制的人际传播,因此新型病毒的传染性不可低估。

    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在中国发现后,全球密切关注中国H7N9禽流感疫情的发展和防控。2013年4月1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多位中国专家合作研究并撰写的文章《人感染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并配发了两位美国专家对此的展望观点《有关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传染的全球担忧》。

    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的多位专家,协作确定一种导致人类肺炎的新型病原体,即H7N9禽流感病毒。

    研究小组检测了两名上海患者和一名安徽患者的呼吸道病菌,3名患者的取样被送至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经过病毒分离、RNA提取、实时RT-PCR、基因组排序和系统发生分析,确认病原是新的重配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
, http://www.100md.com
    尽管在目前研究的案例中,尚未发现新型病毒发生人际传播,但是,专家提醒,2003年荷兰爆发人感染H7亚型禽流感时,曾出现有条件限制的人际传播,因此新型病毒的传染性不可低估。

    由于H7N9禽流感会造成感染者出现高烧和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对健康危害极大,因此,专家对该病毒的突然爆发和潜在危害表示担忧,并呼吁尽快明确病毒传染源与模式,密切检测疫情发展,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目前,新型病毒尚无有效疫苗,也不清楚之前3种北美病毒和3种2000年荷兰禽流感病毒组成的H7疫苗病毒对新型病毒是否有效。”《人感染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一文指出,“在应对新型病毒的过程中,防控措施应当进一步加强,病毒检测与分析也要持续增强。”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两位专家蒂莫西·耶其和南希·考克斯在《有关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传染的全球担忧》中首先指出,流行病风险评估的关键问题在于是否存在证据表明人际传播有条件或持续发生,后者是判断流行病的重要指征。“一旦发生人际传播,传播动态、传播模式、基本传染数、潜伏期都必须确定。很可能现在重病的患者只是冰山一角,很多症状轻微或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还没有被发现。”因此,对惠有轻微呼吸道疾病的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也亟需加强H7N9禽流感的监测与检测。
, http://www.100md.com
    耶其与考克斯认为,中国专家对新型病毒的基因排序显示,新型病毒比其他禽流感病毒传染人的适应性更强,并具备对金刚烷的抗病毒型和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他们提醒,虽然目前病毒的载体为禽类,但是很多专家质疑病毒是否能够传染给猪或其他更常见的动物传染病载体。

    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普利策奖获奖记者劳丽·盖瑞特在《外交政策》4月刊发文质疑,新型病毒是否与中国不少地方发现的死猪和死鸭子有关,并警告这是否成为流感大流行的开始。耶其和考克斯提醒,持续监测对评估H7N9禽流感病毒的变异和流行至关重要。

    由于H7N9禽流感病毒之前从未在人类中爆发,且目前尚无有效疫苗,耶其和考克斯呼吁尽快研发、验证并应用能够检测H7N9病毒RNA的分子诊断学检查,及早对新抗病毒剂进行临床试验,并开展对潜在的疫苗进行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评估的临床试验。此外,为了更好地进行临床管理,全球范围的快速临床数据收集、分享、分析和及时反馈也必不可少。, http://www.100md.com(张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