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3年第8期
编号:13166973
三十载师生情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3年第8期
     朱预恩师时常告诫我,做医生要心里永远装着患者,做院长要心里永远装着员工。

    2013年3月30日晚9点,在朱预教授生前最后一站的MICU病房。他的大弟子、现任北京协和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沛,一直守在恩师身旁,一边抚摸着朱预教授青筋凸起的左手,一边抬头盯着监护仪上的数字,神情凝重,眼圈泛红。

    从在国内首先开展经股静脉插管检测甲状旁腺激素对甲状旁腺腺瘤进行定位诊断,到亲自处理的原发性甲亢手术达200余例,成为亚洲之冠,再到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腹腔镜外科手术,成功完成国内第一例肾上腺腺瘤摘除……如今,朱预教授行尽了他一甲子有余的从医路,与世长辞。

    1982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赵玉沛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实习。当时,他便确定了人生最重要的目标:要当一名好的外科大夫,一名像朱预教授那样好的外科大夫。不久之后,果真如他所愿,成为朱预教授的研究生。“他一直孜孜不倦地教导我们,作为一名好医生,应有机地将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复合型人才才是未来所需。”在赵玉沛看来,若非恩师为协和乃至中国外科学界的人才培养付出的巨大心血,是无法换来如今中国外科人才辈出的盛象。

    成为朱预的学生后,恩师的每一个生日,他都会与其他弟子一同为老师庆祝。“我与恩师在一起的时间,要远远超过与自己亲生父亲相聚的时间。恩师不仅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做手术、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做人。”忆起恩师,赵玉沛动情地说,“恩师不仅是我的长辈,更是协和的大家长。”

    在朱预担任协和掌门人期间,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医院事业百废待兴,各方面条件亟待改善。他以特有的敏锐和果敢魄力,把握大局,准确研判,抓住机遇振兴医院。通过鼓励开展新技术项目、提高工作效率等举措,使全员士气大振,医院局面迅速扭转,驶上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他提出的“量入为出、略有节余”的医院财务经营原则,沿用至今。他带领班子成员多方努力,使医院新业务楼工程建设得到持续资助,顺利完工,医疗设备得以更新,工作条件得到改善。在他的重视和努力下,职工的住宿条件和生活待遇也得到大幅改善。

    “恩师时常告诫我,做医生要心里永远装着患者,做院长要心里永远装着员工。”朱预教授于赵玉沛而言,不仅仅是恩师、慈父,更是管理层上的老前辈。师徒二人最大的共同点,是手术技术炉火纯青、使协和普通外科基业长青,都做到中国外科学界的掌舵人和协和医院院长,甚至性格都很相似,思维陕、脚步陕、做事有魄力、敢担当。他们共同谱写了许多医界佳话和传奇。, http://www.100md.com(吴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