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3年第9期
编号:13165682
谁的新媒体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3年第9期
     几年前,伴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纸媒已死”的说法渐渐流行起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互不相识之初,便被放在一起比较,甚至“被对立”。在当时人们眼中,新媒体是一只来势凶猛的下山虎,与传统媒体争夺有限的广告资源。与新媒体的崛起同时出现的报纸倒闭潮,正是这一论点的佐证。

    尽管直到如今,新媒体尚没有一个公认且广泛流传的定义,但对它的认知却趋于理性。面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在两者问取长补短,最终实现更有效、更灵活、更立体的传播,从而使受众的收益最大化,以创造更大的广告价值,而不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竞争。

    其实,无论如何定义新媒体,其带来的改变均难脱离三方面:传播形式、传播人,以及传播理念。

    毫无疑问,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更多传播形式的产生。随时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未来还将有更多、更新的传播形式。科学发展不息,新的媒体形式诞生便无止境。

    新的传播形式的出现,为传播者和受众的改变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新媒体的内涵却不止于此,传播者和受众成分及两者关系的变化,更为重要。因此,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在新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是内容生产者,同时,每个人也都是受众。尽管不实信息传播的负面问题,几乎自新媒体诞生起便如影随形,但这种更充分的表达权既然出现,便再难抑制。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互动性是新媒体的鲜明特征之一。如果没有互动,便不可称之为新媒体,互动在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上述所有改变,最终促成的是理念的转变。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在适宜的时间、以适宜的形式,为受众传播最必要的信息,理应成为当前媒体人的追求。以杂志作为传媒品牌建立的核心,充分发挥读者对杂志认同度高的优势,又灵活运用各种新媒体形式,成为很多欧美杂志在新媒体时代成功存活并发展的秘诀。

    正如医疗卫生行业无论如何改变,都应以民众的健康为导向一样,传媒业的发展亦应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当医疗服务追求诊疗服务个性化之时,传媒业强调的是对受众的细分,并为特定的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新媒体的互动性,则为聆听受众需求的助力。

    在媒体行业一系列的理念转变中,自然也包括商业形式的改变。传统媒体在引入新媒体,布局自己的立体传播阵营时,也会开发更多、更灵活的商业形式,并使其也成为服务受众的手段之。比如很多杂志不仅推出iPad版,并且赋予了iPad版杂志更多的附加服务和互动功能。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服务受众,并借此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

    无论传媒业如何改变,最终的受益者,都应是信息的接受者。, 百拇医药(修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