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3年第11期
编号:13162591
授人才以渔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3年第11期
     电影《天下无贼》中有一句经典对白:“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虽是调侃,却说明了人才的珍贵。

    人才越来越成为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瓶颈。不少民营医院都强调高薪诚聘,过于注重短时效益。有竞争力的薪酬固然重要,但从长远计,为人才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扶持人才成长,留住人才,才更为重要。

    “在民营医院我只能做‘匠’,成不了‘师’。”一位学科带头人在拒绝重金聘请他加盟的民营医院时如此说。医疗和科研是医师的两条腿,没有科研,一条腿走路,就只能为匠。

    由于职称晋升和科研教学等几道坎的阻碍,民营医院普遍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这造成了民营医院人才断层严重、分布不平衡、人员流动快,从而导致医院技术水平难以维持和提高。一些医院学科建设停滞不前,缺乏对高层人才的吸引力;高层人才缺失,又制约了学科的发展。如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不能培养自己的人才,只寄希望于引进,这对民营医院的长期发展十分不利。

    授人以渔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选择鱼的人最终被饿死,选择鱼竿的人继续忍饥挨饿,带着希望去寻找湖。可是,如果两人一开始不是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寻找湖,那选择鱼竿的人就不用受尽磨难,而选择鱼的人也会有完全不同的结局。

    这故事提示我们,名气再大的专家,也需要一个优秀的专业团队为后盾。而很多民营医院在管理和运营时,都会陷入这种认识误区:一个或几个知名专家就能撑起一家医院。这导致斥巨资请来的专家来院后,单打独斗,协同合作的相关专业也无法提供匹配的医疗技术,专家施展不开拳脚,最后无以为继。

    而“授人以渔”是北京三博脑科医院(下称“三博医院”)进行人才管理的一大法宝。

    医院为人才成长开放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提供临床实践平台及发展机会。创建三博医院的首席专家都是医疗界的权威人士,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行医及科研经验;医院每年选派骨干赴国际顶级医学中心进修学习,为人才提供成长的上行通道。

    三博医院走的是“学院型医院”的发展之路。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临床医学院后,医院在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研究生带教等方面获得了更大的空间。使得加盟人才真正做到医疗与科研教学两条腿走路,既满足了人才在科研教学方面的发展需求,又解决了职称晋升的后顾之忧。

    三博医院以一批国内知名的神经医学专家为核心,吸纳集聚起一大批具有渊博医学知识、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疗精英,形成了各具专业特长、优势互补、结构合理、锐意进取的医疗团队。三博医院建立了可持续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布局合理、后备充足的金字塔人才结构,形成不断积累和提升的惯性效应和良性循环,最终推动医院的稳健发展。

    以授人以渔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再支持与协助他们打造通力协作、共同发展的优秀团队。此为真正解决民营医院所面临人才问题的金钥匙,也是授人才以渔的最高境界。

    编辑/本刊记者 高悦, 百拇医药(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