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出新(1)
托管出新,注解医联体,别于旧托管
“托管”不是新名词。公立医院托管在北京也早有示例。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下称“北京市医管局”)此次推出公立医院托管不是炒冷饭,而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一次新探索。
从模式的选择到医院的选择,再到目标达成的实现路径,北京市医管局和相关方面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论证。托管作为医联体的另一种注解,在北京市医管局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后,成为优化优质医疗资源配置的又一力举。
注解医联体
两家三级医院与两家二级医院形成托管与被托管的关系,并非出于偶然的拍脑袋决策。
从宏观来说,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北京市12个郊区县中,优先发展亦庄、通州和顺义三个重点新城。新城建设要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倾斜,一方面在建设布局上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城区优质医疗资源优先对接新城。
通州区同时定位为“首都城市副中心”。而在这样的功能定位下,医疗资源相对较弱,因此在通州新华医院异地新建之际,决定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下称“北京友谊医院”)对其进行托管。托管顺义区中医院出于相同的考虑,市属医院托管区县二级医院,比二级医院自身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对医院来说,距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下称“北京中医医院”)较近的顺义县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