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托管回潮(1)
既不能切断商业贿赂,又不能降低药品价格,药房托管仍是先天不足,后天无力。
2013年,以药品零差率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扩面。在此背景下,沉寂多年的药房托管,再次得到部分医院的青睐。然而,新一轮药房托管与上轮改革有哪些差别?药房托管是否能够真正帮助医院降低运营成本,并最终实现医药分开?
《中国医院院长》:新一轮药房托管与上一轮改革有何显著区别?
张莫:新医改后,随着药品零差率改革的实施,医院药房逐渐由收入部门转变为成本中心。许多医院的药房成本甚至占到医院总成本的7%左右。如此高企的成本,为新一轮的药房托管提供了动力。
然而,相较于上一轮药房托管,此轮药房托管在医院与受托企业合作模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2006年,药房托管产生于“医药分开”的大背景下,主要模式为医院在保留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将药库、药房、设施设备及药品经营权,有偿提供给受托方使用。配送企业通过增加本企业药品占比或获得药品选择权,以获得利润。
, 百拇医药
此次药房托管中,很多配送企业开始为医院提供药品供应链管理服务。许多企业还同时提供院内药品物流管理及区域信息化服务。
廖新波:两轮药房托管存在明显差异。其一是主导者不同,以南京为代表的第一轮药房托管,是在政府命令下自上而下推动的,医院主动性不强。而本次药房托管是医院为降低运营成本,主动将药房托管给企业,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革。
其二是目的不同。在第一轮药房托管中,南京市纪委推动药房托管,是为了整治商业贿赂。而此次药房托管是在药品零差率改革背景下,医院为甩掉药房成本包袱自发开展的改革,跟“医药分开”基本没什么关系。医院考虑更多的是降低运行成本,而托管方是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朱恒鹏:两轮药房托管相比,并无明显变化,既不能打破医生与医药企业间的药品回扣问题,也不能达到医药分开的目的。无论医院门诊药房经营权和所有权归谁所有,只要处方和药品销售问的对应关系能够建立和核实,医生和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关系就难以打破。
, http://www.100md.com
由于医院在医疗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但又不具有医疗服务的自主定价能力,因此为了获得相应利润,只好出售高价药。实质上,药房托管是医院把垄断的商品交给医药企业出售,既节约了成本,又能回收利润。因此,在医疗服务价格未做调整、医院垄断地位尚未被打破的情况下,即使是实施了药房托管改革,医生卖高价药的动力并没有改变,医院和医生的收入也不会有所下降。
《中国医院院长》:在药品零差率改革背景下,药房托管能否有效降低医院运行成本?
张莫:药房托管后,企业可以通过药品供应链管理,更好地为医院控制成本。其一,可以提升用药效率。药品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避免人工差错。此外,依赖信息系统,对麻醉药等特殊药品的管制将更加智能化。
其二,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在实行药品供应链管理后,药品使用更加精确和科学,既降低了患者用药支出,又避免了患者自主服药而产生的危险。
, http://www.100md.com
其三,配送企业集中议价可降低药品价格,同时保证药品及时供应。此外,药房托管后,医院的库存压力、资金回笼压力以及管理压力,都转移到受托管企业。因此,医院的实际运行成本将得到有效降低。
张建青:青海红十字医院选择药房托管的直接原因就是为了降低成本。企业接管药房后,将医院药房库存全部盘点过去,医院资金得到回流。医院与企业按季度结账。3个月的药品收入将近一千万元,这给了医院充足的现金流。在当时医院发展艰难时期,医院的改革启动资金由此有了保障。在与企业结账时,医院会扣下企业的药房托管费。这部分收入就成为医院的纯收入。而且,药房的人员工资和房屋水电均由企业承担。药品的失效报废等风险也转移到企业身上。医院药房由亏损变成了盈利。
药房托管后,因采购机制更加灵活,采购渠道广泛,医院临床用药也得到了保证。在医院总收入中,药品所占比例从托管前的62%下降至35%,明显低于卫生部45%的规范标准,而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 百拇医药
刘中民: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实行的改革,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药房托管模式,而是一种全新的“医药分管”模式。在此模式中,医院和药企各司其职,既提升了专业性和社会效益,还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
截至目前,国药控股通过药剂科装修、设备投入、人员等折合两千余万元,部分减轻了医院新院区开业的资金和人员压力。自动配药和摆药设备,除了减少了门诊患者取药和住院患者摆药时间,还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数量。现在16名医院药剂人员每月完成1100万元以上药品销售额,人均在70万元左右。而按照理论配置人数,应该在20人左右,人员得以减少。
此外,医院的有关管理指标也日趋合理。2013年8月,门诊次均费用降至230元左右。抗生素“一品一规”的限制,减少了药商对医生用药的干扰,医生用药日趋合理。同时,不合理预防、超长时间、大剂量应用抗生素等现象也大大下降。
《中国医院院长》:药房托管能真正实现“医药分开”吗?
, 百拇医药
张建青:药房托管是“医药分开”改革的有益探索。这种模式彻底扭转了“以药补医”体制。通过理顺进货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压低进货价格,药品不合理利润被大大压缩。由于所有药品均由同一药品公司经营,医生与医药代表的不正当关系便从源头上被切断。原来个别医生的灰色收入,变为公司和医院正当的经营利润。
此外,医院就医环境也得以改善,医疗质量持续提高。以前众多医药代表在医院川流不息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医生有了更充足的时间为患者服务。药剂科工作人员也从繁琐的药品购销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上。同时,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也让药剂人员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
朱恒鹏:药房托管无法做到为患者让利。从药事管理角度来讲,药房管理权归医院时,由医院承担相应责任;药房托管后,药事管理的责任转移到医药企业身上。, http://www.100md.com(丁月)
2013年,以药品零差率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扩面。在此背景下,沉寂多年的药房托管,再次得到部分医院的青睐。然而,新一轮药房托管与上轮改革有哪些差别?药房托管是否能够真正帮助医院降低运营成本,并最终实现医药分开?
《中国医院院长》:新一轮药房托管与上一轮改革有何显著区别?
张莫:新医改后,随着药品零差率改革的实施,医院药房逐渐由收入部门转变为成本中心。许多医院的药房成本甚至占到医院总成本的7%左右。如此高企的成本,为新一轮的药房托管提供了动力。
然而,相较于上一轮药房托管,此轮药房托管在医院与受托企业合作模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2006年,药房托管产生于“医药分开”的大背景下,主要模式为医院在保留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将药库、药房、设施设备及药品经营权,有偿提供给受托方使用。配送企业通过增加本企业药品占比或获得药品选择权,以获得利润。
, 百拇医药
此次药房托管中,很多配送企业开始为医院提供药品供应链管理服务。许多企业还同时提供院内药品物流管理及区域信息化服务。
廖新波:两轮药房托管存在明显差异。其一是主导者不同,以南京为代表的第一轮药房托管,是在政府命令下自上而下推动的,医院主动性不强。而本次药房托管是医院为降低运营成本,主动将药房托管给企业,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革。
其二是目的不同。在第一轮药房托管中,南京市纪委推动药房托管,是为了整治商业贿赂。而此次药房托管是在药品零差率改革背景下,医院为甩掉药房成本包袱自发开展的改革,跟“医药分开”基本没什么关系。医院考虑更多的是降低运行成本,而托管方是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朱恒鹏:两轮药房托管相比,并无明显变化,既不能打破医生与医药企业间的药品回扣问题,也不能达到医药分开的目的。无论医院门诊药房经营权和所有权归谁所有,只要处方和药品销售问的对应关系能够建立和核实,医生和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关系就难以打破。
, http://www.100md.com
由于医院在医疗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但又不具有医疗服务的自主定价能力,因此为了获得相应利润,只好出售高价药。实质上,药房托管是医院把垄断的商品交给医药企业出售,既节约了成本,又能回收利润。因此,在医疗服务价格未做调整、医院垄断地位尚未被打破的情况下,即使是实施了药房托管改革,医生卖高价药的动力并没有改变,医院和医生的收入也不会有所下降。
《中国医院院长》:在药品零差率改革背景下,药房托管能否有效降低医院运行成本?
张莫:药房托管后,企业可以通过药品供应链管理,更好地为医院控制成本。其一,可以提升用药效率。药品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避免人工差错。此外,依赖信息系统,对麻醉药等特殊药品的管制将更加智能化。
其二,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在实行药品供应链管理后,药品使用更加精确和科学,既降低了患者用药支出,又避免了患者自主服药而产生的危险。
, http://www.100md.com
其三,配送企业集中议价可降低药品价格,同时保证药品及时供应。此外,药房托管后,医院的库存压力、资金回笼压力以及管理压力,都转移到受托管企业。因此,医院的实际运行成本将得到有效降低。
张建青:青海红十字医院选择药房托管的直接原因就是为了降低成本。企业接管药房后,将医院药房库存全部盘点过去,医院资金得到回流。医院与企业按季度结账。3个月的药品收入将近一千万元,这给了医院充足的现金流。在当时医院发展艰难时期,医院的改革启动资金由此有了保障。在与企业结账时,医院会扣下企业的药房托管费。这部分收入就成为医院的纯收入。而且,药房的人员工资和房屋水电均由企业承担。药品的失效报废等风险也转移到企业身上。医院药房由亏损变成了盈利。
药房托管后,因采购机制更加灵活,采购渠道广泛,医院临床用药也得到了保证。在医院总收入中,药品所占比例从托管前的62%下降至35%,明显低于卫生部45%的规范标准,而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 百拇医药
刘中民: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实行的改革,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药房托管模式,而是一种全新的“医药分管”模式。在此模式中,医院和药企各司其职,既提升了专业性和社会效益,还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
截至目前,国药控股通过药剂科装修、设备投入、人员等折合两千余万元,部分减轻了医院新院区开业的资金和人员压力。自动配药和摆药设备,除了减少了门诊患者取药和住院患者摆药时间,还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数量。现在16名医院药剂人员每月完成1100万元以上药品销售额,人均在70万元左右。而按照理论配置人数,应该在20人左右,人员得以减少。
此外,医院的有关管理指标也日趋合理。2013年8月,门诊次均费用降至230元左右。抗生素“一品一规”的限制,减少了药商对医生用药的干扰,医生用药日趋合理。同时,不合理预防、超长时间、大剂量应用抗生素等现象也大大下降。
《中国医院院长》:药房托管能真正实现“医药分开”吗?
, 百拇医药
张建青:药房托管是“医药分开”改革的有益探索。这种模式彻底扭转了“以药补医”体制。通过理顺进货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压低进货价格,药品不合理利润被大大压缩。由于所有药品均由同一药品公司经营,医生与医药代表的不正当关系便从源头上被切断。原来个别医生的灰色收入,变为公司和医院正当的经营利润。
此外,医院就医环境也得以改善,医疗质量持续提高。以前众多医药代表在医院川流不息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医生有了更充足的时间为患者服务。药剂科工作人员也从繁琐的药品购销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上。同时,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也让药剂人员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
朱恒鹏:药房托管无法做到为患者让利。从药事管理角度来讲,药房管理权归医院时,由医院承担相应责任;药房托管后,药事管理的责任转移到医药企业身上。, http://www.100md.com(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