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流动提速(1)
缩减无价值的医疗流程、规范不合理的治疗流程,有助于加速患者流动。
患者的就医过程,实质是医疗资源的流动过程。但当患者流动停滞時,究竟是医疗资源供应不足?还是流动不畅?
浙江省台州医院(下称“台州医院”)自主探索,走出了一条持续运用管理工具调配重整固有医疗资源之路。
硬件重整先行
台州医院急诊科的总面积曾仅两个房间大小,科室被简单分为平诊及抢救区。医护人员与急诊患者挤在一起。2009年,医院扩建急诊科,抢救单元按照《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将新增区域分为红区、黄区,原有区域划为绿区。整个急诊区域按照患者接诊、分诊、抢救、转送等环节,重新调整布局。
“急诊患者到急诊大厅后,由分诊护士进行基本生命体征评估或早期预警评分(EWS),后将患者送往相应的区域。”台州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杨伟英介绍,“内科诊室在急诊大厅后部,外科诊室则靠近门口,以方便平车推入。黄区抢救室在急诊大厅右侧,患者进入急诊室后可迅速被推入抢救区域,黄区后部是红区抢救室。医生通过内部通道到达患者床边仅需5~10秒。”
, http://www.100md.com
在改善硬件的同時,急诊科还引进了“5S”管理工具,对涉及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手段进行有效管理,疏通不畅流程。
在黄区抢救室的布置上,急诊科吸取了不规范摆放推车和治疗车造成区域拥堵的教训,通过在地面粘贴指示胶带,标明并固定医疗设施的摆放区域。由于急诊物资种类繁多,为让医护人员第一時间获取抢救用品,急诊科首先固定了患者推车的位置,并将其作为抢救单元放置物品的中心。
“我们将汽车车轮定位器安装在距墙体30厘米外的地面上,以固定推车;还在推车床头安装了一排挂柜,放置吸氧、吸引用物、心电图纸、电极片等常用物品。保证护士站在每名患者床边就可以拿到所有必需品。”杨伟英告诉记者,“这些挂柜、车轮定位器的设计和使用都,是科室人员的自主创新。”
在红区抢救室,物资管理采用垂直悬挂和色彩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各类物资通过绿色、红色、橙色等颜色标示,区分呼吸系统物资、循环系统物资、纱布手套等。在存放物资時,手套、气管插管、动脉留置针等常用物品被定点定量悬挂在抢救平车对面的墙壁上,并保证24小時用量。这种摆放方式既方便抢救,也有利于护士点交物品数量、检查效期。
, 百拇医药
红区设置了两个抢救单元,两台患者推车的中间摆放着多次改进的抢救车。护理人员将抢救车的物品,按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放置注射、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包、吸痰吸氧、深静脉穿刺用物。“车中物品足够两个抢救单元同時使用。如果物品仍然不够,还可随時从推车对面的悬挂式存放处取用。我们还在车上的每个抽屉中加装了隔板,以减少医护人员忙中出错的可能。”杨伟英表示。
医护人员还提出了提高红区危重患者抢救效率的目标,改进医护岗位的职责流程。首先,急诊科采用国际通用抢救站位。团队指挥与记录员的位置在患者脚端,主抢人员与循环管理护士站于患者右侧,呼吸管理人员在患者头侧,辅助人员在患者左侧。其次,医护人员的具体职责更为明确。护理人员以小组形式排班,每日当值主抢护士进入红区后,需要确立同组护理人员的站位和职责;最早到达红区抢救室的医生,无论职称高低,都会被默认为团队指挥,负责患者急救的全部过程。
战略目标入手
台州医院检验科是医院持续改进质量、提升工作效率的明星科室。
, 百拇医药
2013年6月,台州医院启动了精益医疗改善活动,并将检验科定为试点科室。该科确立了四个维度的检测指标,选择医疗质量、安全和效率进行改善。通过使用精益管理的A3改进、六西格玛管理的DMAIC分析法等工具,检验科定位了若干延迟点,并对标本组间传递及時性和安全性、临检组血常规TAT(检验结果回报時间)、门诊采血进行流程改进。
检验科早班工作人员接收病房标本后,即分送至各专业组检测。今年8月,科内连续出现两例标本未能及時检测导致报告延迟的事件。针对这一问题,项目组定位了三项主要原因:早班标本量多,检验科分组多,分类后存放标本的容器没有明确标识;标本在组间传递時缺乏监控,一旦错分无法查询标本去向;儿科标本存在一支血标本、多张条码共用,生化条码之外的其他条码与标本分离等情况,不仅延误了运送,还可能造成结果漏检。
经过分析,检验科认为,除要做好标本分类的5S标识外,其余问题均可通过加载、更新信息系统解决。于是,该科提出,在LIS系统中设置病房标本从接收至录入的限制時间,添加超時报警功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安装标本组间传递安全管理系统,在标本送出之前完成统计,打印标本送出清单,以实现标本追溯;安装共用标本安全管理系统,以统计标本共用的条码信息,避免漏检。
, 百拇医药
血常规检查是常见项目,检验科能否进一步缩短血常规TAT,关系着门诊患者的流动效率。“我们新添了3台设备,但空间拥挤,流程也不够优化。”检验科主任沈波告诉记者,首先,临检组成员绘制了门诊血常规价值流图,圈定了从医生开单至审核出报告流程中的所有等待時间,并标注出无价值及可改进的等待時间。随后,检验科通过调整硬件设施的流程布局,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无谓走动(见图1、图2);将审核与复片的岗位靠近,以便工作人员沟通;增加窗口运送次数、在血沉完成后直接上机,以减少等待時间。
经过改进,8月的门诊血常规30分钟报告率提高至91.7%,住院血常规2小時报告率提升至97.4%,而这两个数据在5月時分别是73.2%和68.9%。沈波对此仍不满意,“虽然检验血常规的操作流程并不复杂,但工作人员参与的文件处理、操作规程、仪器使用等步骤,都会影响TAT。”
最令沈波骄傲的项目,是由门诊检验、服务台员工共同参与的门诊采血流程改进。“虽然周一是门诊高峰,但患者从取号到抽血共等待45分钟,实属常理之外。”沈波反复表示,将患者等待時间降至平均10分钟,是从不敢想的。, 百拇医药(顾旻轶)
患者的就医过程,实质是医疗资源的流动过程。但当患者流动停滞時,究竟是医疗资源供应不足?还是流动不畅?
浙江省台州医院(下称“台州医院”)自主探索,走出了一条持续运用管理工具调配重整固有医疗资源之路。
硬件重整先行
台州医院急诊科的总面积曾仅两个房间大小,科室被简单分为平诊及抢救区。医护人员与急诊患者挤在一起。2009年,医院扩建急诊科,抢救单元按照《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将新增区域分为红区、黄区,原有区域划为绿区。整个急诊区域按照患者接诊、分诊、抢救、转送等环节,重新调整布局。
“急诊患者到急诊大厅后,由分诊护士进行基本生命体征评估或早期预警评分(EWS),后将患者送往相应的区域。”台州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杨伟英介绍,“内科诊室在急诊大厅后部,外科诊室则靠近门口,以方便平车推入。黄区抢救室在急诊大厅右侧,患者进入急诊室后可迅速被推入抢救区域,黄区后部是红区抢救室。医生通过内部通道到达患者床边仅需5~10秒。”
, http://www.100md.com
在改善硬件的同時,急诊科还引进了“5S”管理工具,对涉及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手段进行有效管理,疏通不畅流程。
在黄区抢救室的布置上,急诊科吸取了不规范摆放推车和治疗车造成区域拥堵的教训,通过在地面粘贴指示胶带,标明并固定医疗设施的摆放区域。由于急诊物资种类繁多,为让医护人员第一時间获取抢救用品,急诊科首先固定了患者推车的位置,并将其作为抢救单元放置物品的中心。
“我们将汽车车轮定位器安装在距墙体30厘米外的地面上,以固定推车;还在推车床头安装了一排挂柜,放置吸氧、吸引用物、心电图纸、电极片等常用物品。保证护士站在每名患者床边就可以拿到所有必需品。”杨伟英告诉记者,“这些挂柜、车轮定位器的设计和使用都,是科室人员的自主创新。”
在红区抢救室,物资管理采用垂直悬挂和色彩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各类物资通过绿色、红色、橙色等颜色标示,区分呼吸系统物资、循环系统物资、纱布手套等。在存放物资時,手套、气管插管、动脉留置针等常用物品被定点定量悬挂在抢救平车对面的墙壁上,并保证24小時用量。这种摆放方式既方便抢救,也有利于护士点交物品数量、检查效期。
, 百拇医药
红区设置了两个抢救单元,两台患者推车的中间摆放着多次改进的抢救车。护理人员将抢救车的物品,按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放置注射、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包、吸痰吸氧、深静脉穿刺用物。“车中物品足够两个抢救单元同時使用。如果物品仍然不够,还可随時从推车对面的悬挂式存放处取用。我们还在车上的每个抽屉中加装了隔板,以减少医护人员忙中出错的可能。”杨伟英表示。
医护人员还提出了提高红区危重患者抢救效率的目标,改进医护岗位的职责流程。首先,急诊科采用国际通用抢救站位。团队指挥与记录员的位置在患者脚端,主抢人员与循环管理护士站于患者右侧,呼吸管理人员在患者头侧,辅助人员在患者左侧。其次,医护人员的具体职责更为明确。护理人员以小组形式排班,每日当值主抢护士进入红区后,需要确立同组护理人员的站位和职责;最早到达红区抢救室的医生,无论职称高低,都会被默认为团队指挥,负责患者急救的全部过程。
战略目标入手
台州医院检验科是医院持续改进质量、提升工作效率的明星科室。
, 百拇医药
2013年6月,台州医院启动了精益医疗改善活动,并将检验科定为试点科室。该科确立了四个维度的检测指标,选择医疗质量、安全和效率进行改善。通过使用精益管理的A3改进、六西格玛管理的DMAIC分析法等工具,检验科定位了若干延迟点,并对标本组间传递及時性和安全性、临检组血常规TAT(检验结果回报時间)、门诊采血进行流程改进。
检验科早班工作人员接收病房标本后,即分送至各专业组检测。今年8月,科内连续出现两例标本未能及時检测导致报告延迟的事件。针对这一问题,项目组定位了三项主要原因:早班标本量多,检验科分组多,分类后存放标本的容器没有明确标识;标本在组间传递時缺乏监控,一旦错分无法查询标本去向;儿科标本存在一支血标本、多张条码共用,生化条码之外的其他条码与标本分离等情况,不仅延误了运送,还可能造成结果漏检。
经过分析,检验科认为,除要做好标本分类的5S标识外,其余问题均可通过加载、更新信息系统解决。于是,该科提出,在LIS系统中设置病房标本从接收至录入的限制時间,添加超時报警功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安装标本组间传递安全管理系统,在标本送出之前完成统计,打印标本送出清单,以实现标本追溯;安装共用标本安全管理系统,以统计标本共用的条码信息,避免漏检。
, 百拇医药
血常规检查是常见项目,检验科能否进一步缩短血常规TAT,关系着门诊患者的流动效率。“我们新添了3台设备,但空间拥挤,流程也不够优化。”检验科主任沈波告诉记者,首先,临检组成员绘制了门诊血常规价值流图,圈定了从医生开单至审核出报告流程中的所有等待時间,并标注出无价值及可改进的等待時间。随后,检验科通过调整硬件设施的流程布局,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无谓走动(见图1、图2);将审核与复片的岗位靠近,以便工作人员沟通;增加窗口运送次数、在血沉完成后直接上机,以减少等待時间。
经过改进,8月的门诊血常规30分钟报告率提高至91.7%,住院血常规2小時报告率提升至97.4%,而这两个数据在5月時分别是73.2%和68.9%。沈波对此仍不满意,“虽然检验血常规的操作流程并不复杂,但工作人员参与的文件处理、操作规程、仪器使用等步骤,都会影响TAT。”
最令沈波骄傲的项目,是由门诊检验、服务台员工共同参与的门诊采血流程改进。“虽然周一是门诊高峰,但患者从取号到抽血共等待45分钟,实属常理之外。”沈波反复表示,将患者等待時间降至平均10分钟,是从不敢想的。, 百拇医药(顾旻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