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4年第1期
编号:13144235
十大科技新闻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4年第1期
     Top1

    医学3D打印技术梦想照进现实

    2013年,3D打印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2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利用牛耳细胞,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人造耳朵。4月,英国研究人员利用特制3D打印机打印出类似大脑和脂肪组织的材料,可用于修复或增强衰竭的器官。英国某公司的特制3D打印机只需几分钟就可打印出肝脏组织。

    同样在2013年,中国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教授徐铭恩,带领团队研发出国内首台生物3D打印机,能够直接打印人体活细胞。利用这些细胞的基础,打印机还可以打印诸如骨骼修复器件、人工器官等生物材料。

    Top2

    美国艾滋病患儿获功能性治愈
, 百拇医药
    2013年4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和麻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实现了对一名感染HIV婴儿的功能性治愈:医生们在婴儿出生30小时后,对其实施了药力更强的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

    婴儿血液中的病毒逐步减少,在出生29天后,病毒降低到了无法检测的水平。婴儿10个月后,多次对其进行标准的血液检测,均没有发现血液中存在HIV。HIV特异性抗体的测试结果也始终为负。

    研究人员认为,由于及时采用了抗病毒治疗,制止了病毒宿主的形成,使该婴儿被治愈。

    Top3

    基因检测受“安吉丽娜效应”大热

    2013年5月14日,37岁的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在《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我的医疗选择》(My Medical Choice)的公开信,宣布自己因有遗传自母亲的BRCA1基因缺陷,罹患乳癌和卵巢癌风险较高,因而进行了双乳腺切除及乳房再造手术。
, 百拇医药
    此举将基因检测带进了公众的视线。鉴于她巨大的影响力,极大地推动了基因检测的发展。

    Top4

    首例基因筛查试管婴儿诞生

    2013年5月18日,一位名叫康纳·列维的健康男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诞生。该婴儿的父母将接受体外受精的胚胎细胞寄给了牛津大学的医学专家,后者对细胞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或缺失进行了基因筛查。根据筛查结果,美国医生将染色体正常的胚胎移入母亲的子宫中。

    康纳的出生,证明了胚胎的基因组在移入子宫前可以进行全面筛查。此研究可帮助无法自然生育的夫妇拥有后代。但同时可以预见,若全基因组的筛查成为合法手段,有些夫妇将可能寻求“定制婴儿”。该技术虽为突破,但争议不断。

    Top5
, http://www.100md.com
    可杀死癌细胞的新型生物纳米材料研制成功

    2013年7月初,同济大学王祎龙博士、时东陆教授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密西根大学的同行紧密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表面双功能化的非对称纳米复合微球。

    这种新型纳米结构的优势在于,可更方便高效地将多种功能整合于同一个纳米载体中,使之同时实现靶向、示踪、磁热疗、载药和可控释药。这种非对称复合微球可将抗癌药物输送至癌细胞内部并且可控地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从而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大大降低,效果远优于全身化疗。

    Top6

    日本启动人类干细胞临床研究

    2013年8月1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与尖端医疗中心医院启动了使用人工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再生眼部顽症患者视网膜的临床研究。该临床研究虽只在小范围内进行,但具有指导意义。
, http://www.100md.com
    iPS细胞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于2006年宣布研制成功。此次将可生成各种组织和细胞的 iPS细胞用于临床研究,在全球尚属首次。

    该技术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首先,它使细胞不但可以逆转,还可以实现不同组织间的转分化;其次,由于来自患者自身组织的iPS细胞能避免免疫排斥,解决了干细胞移植医学上的免疫排斥问题;其三,干细胞研究不必再依赖于使用人类胚胎,解决了人类许多不可逾越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Top7

    国产可降解支架进入临床试验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率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新一代国产完全可降解支架Xinsorb,并成功完成首例植入。

, http://www.100md.com     完全可降解支架被称为冠脉介入的第四次革命, 预计将有可能主导未来十年的冠脉支架市场。与传统的金属药物支架相比,其具有非永久植入体内、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和炎症反应及血栓的形成、减少血管发生再狭窄的可能、利于再次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等优势。目前,国际上只有极少数跨国公司掌握了该支架的工艺技术。

    Top8

    美国研发生化电子人植入式人工肾脏成亮点

    一批美国工程师利用人造器官、肢体和其他身体组织,成功组装出了会呼吸、说话和走路的逼真生化电子人(bionic man),并于2013年10月11日在纽约国际动漫展公开亮相。

    同月20日晚播出纪录片《不可思议的生化电子人》展示了工程师们如何组装能够实际运作的机器人。该机器人的人工心脏能够利用电子工具跳动和促成人造血液循环,像人类一样输送氧气。它也用植入式人工肾脏,取代现代洗肾机。
, 百拇医药
    Top9

    H7N9病毒疫苗株打破外国垄断

    2013年10月26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宣布,成功研发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

    该病毒疫苗种子株已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的安全性雪貂评价实验。结果显示,该病毒疫苗株的各项基数指标均符合流感病毒疫苗株的要求。这意味着已具备供给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生产厂家的条件,可以进行生产申报。

    这一成果打破和改变了中国流感疫苗株需由外国提供的历史,为及时应对新型流感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为全球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作出了贡献。

    Top10
, 百拇医药
    中国新型肿瘤微创技术进入临床

    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开发的肿瘤微创高低温复式治疗设备于2013年12月16日在北京首进入临床试验并获得成功。

    该设备采用液氮代替稀有的氩氦气进行降温的技术原理,使手术探针低温达到负190摄氏度以下,高温达到80摄氏度以上,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开创了冷冻和热疗相结合的微创手术方法,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技术打破了美国及以色列等国家在低温冷冻设备的垄断,不仅对肿瘤治疗更加有效,减少患者痛苦,有望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也将大幅降低手术费用,节省经济成本。这标志着中国肿瘤微创治疗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http://www.100md.com(张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