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敏院士被指造假
1月2日,央视报道,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学生王宇澄举报学术抄袭、科研剽窃等。王宇澄称,王正敏至少57篇论文涉嫌抄袭,还“克隆”国外人工耳蜗样机冒充自主研发。此外,媒体还发现,王正敏团队以各种名义申报项目,仅2012年就获经费4000余万元。
王正敏和王宇澄的反目,是缘于正义还是出于利益,尚未有定论。但这一事件却再次将院士话题推向高潮。据悉,现年79岁高龄的王正敏于2005年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是中国耳鼻喉学界唯一一名中科院院士。
事件经过
2012年初 王正敏的学生兼前任助手王宇澄向所在的医院领导反映王正敏学术不端的问题,但并无结果。
2012年2月 王宇澄向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提交了举报材料。
2012年11月 中科院收到王宇澄对王正敏院士的投诉,学部随即致函复旦大学,要求对投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2013年8月19日 在经过了长达一年半的研讨后,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出具了调查报告,认为王正敏不存在造假行为,仅是“不规范”而已。
2013年12月 王正敏2005年增选院士时,7名院士推荐人中有4名向中科院写联名信,要求中科院对王正敏予以除名,自称审查不严负有责任。
2014年1月2日 央视报道“王正敏学术抄袭、科研剽窃”事件。
2014年1月7日 中科院就王正敏造假一事作出回应,称此事正在调查当中,将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处理。
王正敏回应社会质疑
“小品文”当申报院士材料?
王正敏:论著目录并非成果,只代表你曾经发表了哪些东西,对评选没有什么影响,因此才把在杂志公开发表的文章全都写入。自己作为医生,不能“光追求发表多少论文”,而这些小品文能够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因此才列入目录。
著作图解抄袭国外导师?
王正敏:自己并非直接拷贝原图,而是“按照规定重新画的”。“今天看来在学术规范上不妥”,但该书出版于《著作权法》颁布之前,需要考虑历史情况。
专利人工耳蜗系山寨?
王正敏:研发期间确实参考了澳大利亚“教学用的样机”。但该样机打开后,内部数据已经全部消失,从1989年开始,自己就开始研究制作人工耳蜗,其中的三大基本核心技术的所有部件和材料,都是在国内找相关单位加工的。, 百拇医药
王正敏和王宇澄的反目,是缘于正义还是出于利益,尚未有定论。但这一事件却再次将院士话题推向高潮。据悉,现年79岁高龄的王正敏于2005年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是中国耳鼻喉学界唯一一名中科院院士。
事件经过
2012年初 王正敏的学生兼前任助手王宇澄向所在的医院领导反映王正敏学术不端的问题,但并无结果。
2012年2月 王宇澄向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提交了举报材料。
2012年11月 中科院收到王宇澄对王正敏院士的投诉,学部随即致函复旦大学,要求对投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2013年8月19日 在经过了长达一年半的研讨后,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出具了调查报告,认为王正敏不存在造假行为,仅是“不规范”而已。
2013年12月 王正敏2005年增选院士时,7名院士推荐人中有4名向中科院写联名信,要求中科院对王正敏予以除名,自称审查不严负有责任。
2014年1月2日 央视报道“王正敏学术抄袭、科研剽窃”事件。
2014年1月7日 中科院就王正敏造假一事作出回应,称此事正在调查当中,将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处理。
王正敏回应社会质疑
“小品文”当申报院士材料?
王正敏:论著目录并非成果,只代表你曾经发表了哪些东西,对评选没有什么影响,因此才把在杂志公开发表的文章全都写入。自己作为医生,不能“光追求发表多少论文”,而这些小品文能够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因此才列入目录。
著作图解抄袭国外导师?
王正敏:自己并非直接拷贝原图,而是“按照规定重新画的”。“今天看来在学术规范上不妥”,但该书出版于《著作权法》颁布之前,需要考虑历史情况。
专利人工耳蜗系山寨?
王正敏:研发期间确实参考了澳大利亚“教学用的样机”。但该样机打开后,内部数据已经全部消失,从1989年开始,自己就开始研究制作人工耳蜗,其中的三大基本核心技术的所有部件和材料,都是在国内找相关单位加工的。, 百拇医药